[实用新型]间歇式旋转炉排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2924.8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68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三义齿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H9/02 | 分类号: | F23H9/02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 辉 |
地址: | 066600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歇 旋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间歇式旋转炉排的改进结构,能有效避免卡辊、或进入辊子的精煤继续燃烧,造成辊子的变形或融化。
背景技术
滚动炉排是近年来研制出的新式炉排。它采用辊子代替炉排的炉条,通过辊子的转动带动燃煤向前运动,完成燃烧过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号为CN1544846A公开的“高效节能滚动炉排”。它主要是控制辊子表面与弧形托板之间的间隙;而且辊子采用圆形通风孔,孔的直径一般为8毫米左右,有很多细煤及粒煤进入辊中,进入辊子中的精煤会继续燃烧,使得辊子过热变形甚至融化,造成炉排附加载荷增大。孔的直径难以控制,孔径太小风力不足,燃煤燃烧不充分;增加通风孔的密度,又降低了辊子的强度,辊子损坏率增大,造成炉排无法正常运转。另外辊子表面采用沿轴线方向的通长式凹槽,槽深0-10毫米,当槽深为0毫米时,辊子表面为光滑的,不利于均匀的拨动燃煤,当有凹槽时,槽中的燃煤或杂物不断的被带入辊子与圆弧型密封底板之间,必然造成辊子与圆弧形底板之间的挤压变形和过热变形。此外,辊子托在两托辊之上,固定不了其正确的运转轴线,以及采用单杠杆通过弹簧带动棘爪,棘轮受力不均衡产生偏摆,造成杠杆弯曲变形。
上述这些因素均是造成炉排附加负载过大,至使辊子及传动装置损坏,故障率高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间歇式旋转炉排,其具有防止辊子易过热变形、熔化以及夹带异物卡辊现象的发生,达到减少故障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间歇式旋转炉排,包括排列的送风管及其上安装的辊子,对应每一辊子的底部有弧形密封底板,其中在所述辊子表面开有沿轴线分布的长槽通风孔;和该辊子表面上设有若干用于拨煤的凸拨煤齿。因而通过辊子上的长槽通风孔,使其与煤层呈剪切方向,避免燃煤进入到辊子中燃烧,造成辊子过热或变形;同时,利用其辊子表面上的凸拨煤齿,消除了辊子旋转时由燃煤或夹带异物卡夹在两辊之间引起的挤卡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涉及辊子上的长槽通风孔,其槽宽为2—4毫米;其长槽通风孔至少有一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涉及辊子上的凸拨煤齿,其齿高为3—5毫米;其凸拨煤齿的分布为长、短齿间隔交错排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述辊子为若干分体组合体,这样有利于更换、降低使用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它具有双夹层的杠杆,其夹层内活动设置有棘轮和定位设置的棘爪相配合。使其棘轮与送风管连接。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是:具有利用辊子上开有与煤层呈剪切方向的长槽通风孔;加之在所述辊子上分布有拨煤的凸拨煤齿,有效消除了滚动炉排因漏煤、夹渣所引起的故障率高等问题,同时,可以使用热值高的精煤,具有热效率高,节煤可达20—30%;解决了往复和链条炉排所未解决的漏风、漏煤、燃烧不充分三大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棘轮、棘爪、杠杆机构示意图。
图3是图1辊子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托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给附图仅是用于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三义齿轮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三义齿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29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