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防止蓄电池垂直倾斜泄漏的铅酸蓄电池盖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2920.X | 申请日: | 200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41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忠;邓全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5***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防止 蓄电池 垂直 倾斜 泄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蓄电池部件,特别是具有较强防泄漏功能的铅酸蓄电池盖,属蓄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一般是由多个单格电池组成,各单格电池中装有硫酸电解液,使用过程中要求蓄电池各单格电池之间相互通气但不能串液,液体不能外溢,当蓄电池整体倾斜时仍应满足上述要求。为此,蓄电池盖在回流孔周围要设置迷宫、挡酸板等结构以减少电解液的流失。通常当蓄电池与正常安装位置倾斜不超过某一角度时,短时间内可保证无电解液由滤气孔中溢出。现有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蓄电池有可能在不同方向上发生90°倾斜,如以宽边侧面为底倾斜或以长边侧面为底倾斜,普通结构的蓄电池在此状态下电解液会由电池中流出,腐蚀车辆部件,对行车产生安全隐患;同时当电池正放后,还会出现电解液回流不均,导致个别单格缺液,从而明显缩短电池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在蓄电池以宽边为底处于90°倾斜状态下如何解决酸液外泄的可防止蓄电池垂直倾斜泄漏的铅酸蓄电池盖。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可防止蓄电池垂直倾斜泄漏的铅酸蓄电池盖,由大盖和排气盖组成,二者对接面热封,大盖、排气盖对应蓄电池槽体单元形成单格,其特别之处是:所述大盖(8)、排气盖(1)的各单格内位置相互对应的设置了限流挡墙A、C,所述限流挡墙A(2)和限流挡墙C(4)分别端部延伸在各单格沿蓄电池盖宽度方向的侧壁A(3)和侧壁C(5)附近。
上述可防止蓄电池垂直倾斜泄漏的铅酸蓄电池盖,所述限流挡墙A(2)的端部与蓄电池盖宽度方向单格侧壁A(3)之间的距离为2~4毫米,所述限流挡墙C(4)与蓄电池盖宽度方向单格侧壁C(5)之间的距离为2~5毫米。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蓄电池在发生大角度倾斜时酸液外泄的问题对铅酸蓄电池盖进行了改进,在蓄电池排气盖和大盖各单格内位置对应的增设两处限流挡墙,增设的限流挡墙可使当蓄电池在以宽边两侧面为底90°倾斜的特殊状态下硫酸液面均低于其高度,因而可达到有效防止酸液溢出的作用。经此改进,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蓄电池上后,可使蓄电池在防倾斜溢酸方面比现有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蓄电池使用安全性和耐用性得以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排气盖的结构示意图(与大盖热封面);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盖的结构示意图(去掉排气盖后);
图3是蓄电池以宽边侧面为底90°倾斜时限流挡墙与硫酸液面位置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号表示如下:1.排气盖;2.限流挡墙A;3.侧壁A;4.限流挡墙C;5.侧壁C;6.液面线;7.单格;8.大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大盖8和排气盖1组成,二者对接面热封,大盖、排气盖对应蓄电池槽体单元形成单格7。为解决蓄电池以宽边侧面为底90°倾斜溢酸问题,在大盖、排气盖的各单格内位置相互对应的设置了限流挡墙A、C,所述限流挡墙A(2)和限流挡墙C(4)分别端部延伸在各单格沿蓄电池盖宽度方向(指图1中的竖直方向)的两侧壁附近,上述结构可使蓄电池在任一宽边侧面为底倾斜90°时,硫酸液面均低于其中一个限流挡墙。
图3给出蓄电池在以宽边侧面为底倾斜90°时,限流挡墙与硫酸液面间的位置关系(图中虚线为最高液面线)。参看图3,蓄电池以宽边侧面为底立放时,限流挡墙A和限流挡墙C分别高于两个相邻单格内的硫酸液面线6。以图4位于排气盖上部的两个单格为例,限流挡墙A(2)的端部要高于液面6,为此设计限流挡墙A端部与排气盖宽度方向单格侧壁A(3)之间的距离为2~4毫米;同理,与其相邻单格内限流挡墙C(4)也要高于该单格内液面,为此,设计限流挡墙C(4)与蓄电池盖宽度方向单格侧壁C(5)之间的距离为2~5毫米,其它单格内的限流挡墙设置同上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风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风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29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