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暖型高效节能锅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02736.5 | 申请日: | 2007-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67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邱红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红平 |
| 主分类号: | F24H1/22 | 分类号: | F24H1/22;F24H9/00;F23J3/00;F23J15/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雪花 |
| 地址: | 048200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暖 高效 节能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水暖型高效节能锅炉,属于锅炉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暖型锅炉燃烧后的烟气直接通过上方的烟囱排放到大气中,由于水暖型锅炉的燃料一般是煤块、焦炭、粉煤、木炭等,这些燃料燃烧后排出大量气体和固体尘埃,严重地污染了空气;另外,现有水暖型锅炉的储水箱与炉体直接接触,造成炉体内壁接触面处的温度较低,常常出现夹生燃料,造成燃料未烧尽,有些锅炉在储水箱与炉体之间增设保温层防止燃料未烧尽,但保温层缺严重影响了炉体内的热量传递,造成热能损失严重,能源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水暖型高效节能锅炉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具有环保功效的水暖型锅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水暖型高效节能锅炉采用的方案为:水暖型高效节能锅炉主要包括:炉体1、炉篦2、外壳3、保温层4、进料口5、烟囱6、储灰仓7、储水箱8和炉盖9,其结构是:在炉体1与储水箱8之间设置有多个内采热片12,在储水箱8内部设置有上热交换片13和内热交换片14。
在上述的储水箱8和炉盖9之间自下而上安装有上采热片10和导流节能罩11。
在上述的导流节能罩11底部的外侧设置有导灰罩15,导灰罩15的底部与炉篦2与储水箱8之间。
本实用新型水暖型高效节能锅炉与现有的水暖型锅炉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水暖型高效节能锅炉在储水箱8和炉盖9之间自下而上安装有上采热片10和导流节能罩11,使燃烧后的烟气沿着n形的导流节能罩11和储水箱8之间的通道,自中间向四周,自上而下将燃烧后的烟气排放到导流节能罩11的底部,在烟气的向下排放的过程中,颗粒尘埃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导灰罩15内,从导灰罩15再经过炉篦2落入储灰仓7内,外部空气进入炉体1内的燃烧室内的过程中,先经过导流节能罩11预热,然后进入炉体1内的燃烧室,这样减少了燃烧时的空气吸热量;在的炉体1与储水箱8之间四周设置有多个内采热片12,将内采热片12与炉体1与储水箱8形成多个细长矩形接触面,可以看作为线接触,这样就不会将炉体1的内壁形成大面积的较冷面,就不会出现夹生燃料的燃料未烧尽情况,燃烧更加充分;多个内采热片12能很好的将炉体1的热量传递到储水箱8的内侧外壁上,炉体1的外壁也能通过热辐射将热量传递给储水箱8的内侧外壁上,上采热片10能将从排气通道上的热量传递给储水箱8的上表面,同时在储水箱8内部设置有上热交换片13和内热交换片14,能很好的将储水箱8的外壁上热量传递到整个储水箱8内的水中,能使储水箱8中的水基本得到均匀加热,热量损失少,受热均匀。因此具有高效、节能和环保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水暖型高效节能锅炉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暖型高效节能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水暖型高效节能锅炉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所述水暖型高效节能锅炉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暖型高效节能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水暖型高效节能锅炉的A-A阶梯剖视图,图3为图1所述水暖型高效节能锅炉的B-B阶梯剖视图,水暖型高效节能锅炉主要包括:炉体1、炉篦2、外壳3、保温层4、进料口5、烟囱6、储灰仓7、储水箱8和炉盖9在圆柱型外壳3的内侧四周设置有保温层4,在外壳3的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烟囱6,在烟囱6的底部侧面设置有进料口5,在外壳3内的中下部设置有炉篦2,炉篦2的下方与外壳3之间形成储灰仓7,在炉篦2的中心位置向上固定有炉体1,在炉体1的外壁四周垂直固定有52块内采热片12,在炉体1的外侧通过内采热片12固定有储水箱8,储水箱8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有26片上热交换片13,在储水箱8的中间部位的内壁之间固定有52片内热交换片14,储水箱8的底部两侧设置有2个进水口16,进水口16与储水箱8的主体成45°,储水箱8的顶部设置有1个出水口17,在储水箱8的顶部外侧面上均布8块上采热片10,储水箱8的底部与炉篦2固定在一起,在上采热片10的上端面固定有与炉体1和储水箱8同轴安装的导流节能罩11,上采热片10与储水箱8形成排气通道,在上采热片10顶部的中间位置的通孔上固定有炉盖9,在导流节能罩11的底部四周外侧设置有导灰罩15,导灰罩15的底部与炉篦2固定在一起,导灰罩15的底部四周设置有倒灰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红平,未经邱红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27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圈及采用该密封圈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真空压力隔离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