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乙烯复合管道连接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2662.5 | 申请日: | 200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0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马泽宁;李瑞军;王军;刑建明;吴建兰;杜永强;张楚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8 | 分类号: | F16L47/08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53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复合 管道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连接件,具体为一种用于煤炭行业的聚乙烯复合管道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煤炭行业矿井下瓦斯抽放管、高压风管、高压给排水管的聚乙烯复合管路连接大部分采用钢管法兰连接、聚乙烯管热熔法兰托加钢法兰连接、玻璃钢管道连接等方式,这些连接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密封效果较差,不符合井下防爆要求,而且连接操作繁琐、工人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并且不易拆装,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聚乙烯复合管道连接方式操作繁琐、工人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并且不易拆装,费时费力等问题,提供一种聚乙烯复合管道连接件,具有连接方便、快速、可靠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聚乙烯复合管道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两个聚乙烯复合管道连接端面的圆形密封圈以及设置在管道连接处的连接体,密封圈包裹在连接体内,所述连接体由两个分别卡固在管道两侧的半圆形金属壳体构成,两个半圆形金属壳体外缘上设置螺栓孔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半圆形金属壳体采用金属材料一次浇铸成型,尺寸加工量少,能够满足管件压力的要求;所述的密封圈可形成三重密封,密封原理为在静态时靠密封圈的弹性形成第一道密封;管件安装后,密封圈受半圆形金属壳体内密封槽内部空间的限制,被动进一步压紧管道而形成第二道密封;当管道内充满介质时,介质进入到半圆形金属壳体内的密封槽内,反作用于密封圈的密封唇上,更加增加了密封唇与管道的贴紧力,从而达到第三道反应式密封,管道内流体的压力越大,管件的密封性越好;所述的螺栓采用先进工艺制作,螺栓和螺母均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8级以上,同时对螺栓的延长率也做了相应的优化限制,使得安装后,管道内压增大时,管件没有张开的可能,从而保证了密封的稳定性,螺栓在结构上采用防旋形式,使得管件安装时仅需一把板手即可,螺母直接采用法兰面螺母,无需另加垫片即可锁紧螺母,有效防止了震动引起的螺母退出现象,上述所说的螺栓、螺母均为标准件。
具体连接时,先将密封圈置于预连接管道两端面中间,然后把两个半圆形金属壳体分别卡固在管道连接处的两侧,最后将螺栓插入半圆形金属壳体外缘的螺栓孔内,用螺母紧固即可,连接方便快捷,并能满足防爆、密封及承压的要求。
所述的两个半圆形金属壳体内壁与管道接触的部位呈牙齿状,进一步使连接体与被连接管道紧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方式简捷、拆装方便,提高了工人的劳动效率,而且性能稳定可靠,密封效果好,承压能力高,并且可适用于矿井下防爆要求,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煤矿井下构成钢丝网骨架的聚乙烯复合管道之间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道 2-密封圈 3-半圆形金属壳体 4-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聚乙烯复合管道连接件,包括设置在两个聚乙烯复合管道1连接端面的圆形密封圈2以及设置在管道1连接处的连接体,密封圈2包裹在连接体内,密封圈2直径略大于管道1直径,使得密封效果更好,所述连接体由两个分别卡固在管道1两侧的半圆形金属壳体3构成,两个半圆形金属壳体3外缘上设置螺栓孔4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两个半圆形金属壳体3内壁与管道1接触的部位呈牙齿状。
具体连接时,先将密封圈置于预连接管道两端面中间,然后把两个半圆形金属壳体分别卡固在管道连接处的两侧,最后将螺栓插入半圆形金属壳体外缘的螺栓孔内,用螺母紧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26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防撞装置的电动托盘车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纸币测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