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隔墙式沼气池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2555.2 | 申请日: | 200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6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胡联军;梁志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联军;梁志友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晓云 |
地址: | 031300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隔墙 沼气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沼气发生装置,尤其指一种家用式小型沼气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沼气池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砖混结构的沼气池。另一种是预成型的沼气池。其中砖混结构的沼气池由于占地面积大,施工工期长,成本高,无利用排放大,易损坏等原因,其应用范围逐渐缩小。预制式沼气池由于结构紧凑,占地少,能够成批量生产,建池速度快,成本低等原因,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由于其在使用过程中新料与废料没有推排流程,使得沼气池在进入正常运行时,新料与废料混于一体,出旧料时将大量新料与半新料同时排出,造成很大浪费。同时由于旧料排出不畅,产气率受到很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沼气池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内置隔墙式沼气池,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沼气池出料浪费,产气率低的不足。
本发明的一种内置隔墙式沼气池,包括池体,在池体的上方设有人孔,人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孔与出料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部设置有原料分隔墙将池体内部分为新料池与旧料池,在原料分隔墙的下部有主排流道,在原料分隔墙的墙体上部设置有副排流道。
所述的内置隔墙式沼气池,其中主排流道的截面为弧形形状,其高点离池底不小于15公分、主排流道截面积为0.06-0.10M2。
所述的内置隔墙式沼气池,其中原料分隔墙高度占池体总高度的50-70%。
所述的内置隔墙式沼气池,其中新料池与旧料池的体积比为1-2∶1。
本发明的分料式沼气池,由于在池体内设置了原料分隔墙,将新料与废料相对隔离,减少了出料时的混料浪费现象,提高了产气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正视截面图
图2是俯视图
图3是侧视截面图
图中1-分隔墙 2-人孔 3-水压间 4-副排流道 5-出料孔 6-主排流道7-进料孔 8-池体 9-新料池 10-旧料池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本发明的一种内置隔墙式沼气池,有一个池体8,在池体上部设有人孔2和水压间3。在池体8内设置一个分隔墙1,将池体内部分为两部分,在进料孔7一侧的为新料池9,出料孔5一侧的为旧料池10。在分隔墙1下部有一个弧形通道,即主排流道6,它将新料池9与旧料池10连通。分隔墙1顶部的两耳部分为两个副排流道4。
使用时,新料从进料孔7进入池体8的新料池9内,经发酵产气后,原料中的有机质能量基本消耗完毕,残渣从分隔墙1下部的主排流道6进入旧料池10并将能量基本释放完结后从出料孔5排出。进料时涌起的部分旧料则从副排流道4进入旧料池10内以待排出。由于新料不断从进料孔添入池内并将旧料压在底部,因此旧料可以通过推压穿过主排流道6进入旧料池10。分隔墙1的高度约占池体总高度的十分之六至七即60-70%。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内置隔墙式沼气池的侧视示意图,图中新料池9与旧料池10分别位于分隔墙1的两侧,分隔墙高度与池体高度之比约5-7∶10。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内置隔墙式沼气池的俯视示意图。分隔墙位置在池体中心附近出料孔5的一侧。因此,新料池体积通常等于或大于旧料池体积,二者之比约为1-2∶1。
本发明的池体可采用现有技术生产,比如玻璃钢直接成型或不锈钢焊接成型。分隔墙与池体材料相同,其与池体可采用粘接/焊接/插槽等方式固定。
实施例
用玻璃钢制作一个球形池体的沼气池,体积为15M3;池体高1.53M;分隔墙高0.8M;弧形主排流道高17cm,面积0.8M2;新旧料池体积比1.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联军;梁志友,未经胡联军;梁志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25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随钻测井曲线实时对比方法
- 下一篇:车辆运输半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