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开合电极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02478.0 | 申请日: | 200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25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铎;杨海春;许树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长城长电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4 | 分类号: | B28B7/04;B28B1/087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0741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电极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成型电极模具,具体为一种两半圆筒能快速开合的振动成型电极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炭素行业立式振动成型机使用的电极模具,开合部位采用连接螺栓锁紧结构,该结构在人工锁紧拆卸螺栓时,人工完成一次拆卸螺栓的周期一般在20分钟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受上部油缸或重锤向下加压振动影响,在成型过程结束开模时,拆卸螺栓十分困难,需要对各条螺栓依次缓慢放松,而且必须保持用力均衡,用力稍有不慎,会导致螺栓断裂或滑扣。此种电极模具故障率高,操作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少模具故障、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快速开合电极模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端通过合页轴机构相连接的两个半圆模具以及设置在模具另一端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机构由分别设置在两个半圆模具上的连杆钩和模具定位销构成,所述的连杆钩的一端套装在一个可以转动的偏心轴上,偏心轴转动可带动连杆钩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偏心轴通过联轴器和由蜗轮蜗杆减速器和手轮构成的传动机构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如下:使用本实用新型快开门锁紧机构完成一个开合周期,所需时间只有5-6秒钟,这种方式操作,电极的产量可提高1倍,而且由于蜗轮蜗杆减速器6的输入端为蜗杆,人工转动手轮5非常省力,大大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少模具故障、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A-A向剖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紧状态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开启状态示意图
在图中:1模具、2合叶轴机构、3模具定位销、4锁紧机构、5手轮、6涡轮蜗杆减速器、7联轴器、8偏心轴、9连杆钩。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模具整体几何形状及开合转动机构不变的前提下,在两半圆模具1开口部位,设置一套快开门锁紧机构。该机构的主要机械配置有:手轮5、蜗轮蜗杆减速器6、联轴器7、偏心轴8、连杆钩9和模具定位销3。工作时转动手轮5驱动蜗轮蜗杆减速器6,蜗轮蜗杆减速器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7带动偏心轴8旋转,在偏心轴8的偏心段上配装连杆钩9与另一块模具上的模具定位销3钩连,偏心轴8的旋转可以完成偏心段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的转换。如附图3、5所示,当偏心段达到最高位置时模具处于锁紧状态,由于蜗轮蜗杆减速器6具有自锁能力,在该机构的锁紧状态下不需人工操作即可进行电极的振动成型。电极成型后继续转动手轮5,如附图3、6所示,偏心轴8的偏心段将由最高位置逐渐向最低位置转换,从而使连杆钩9与模具定位销3逐渐脱开,当偏心段达到最低位置时连杆钩9与模具定位销6完全脱开,此时打开连杆钩9即可开模。
本实用新型快开门锁紧机构中,偏心轴8旋转360°完成一个开合周期,所需时间只有5-6秒钟,这种方式操作,电极的产量可提高1倍。而且由于蜗轮蜗杆减速器6的输入端为蜗杆,人工转动手轮5非常省力,大大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长城长电极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长城长电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2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电视用户操作信息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薰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