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防粉尘外逸的捕集罩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02398.5 | 申请日: | 2007-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48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会;赵义品;朱百成;褚和;张伟;蒋国清;常继祥;戴连成;晁世永;王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绍华 |
| 地址: | 063016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粉尘 捕集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用捕集罩,属除尘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由引风机、布袋除尘器、捕集罩组成的除尘系统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化工等行业中。捕集罩为矩形密封罩,罩顶设置单一的一个抽吸口,抽吸力小,吸捕风速衰减多,产生的负压区域面积相对小,当接尘车移动物料急剧下落出现的集中扬尘时,难以有效地进行除尘抽吸,导致大量粉尘随车箱移动和物料下落料时产生的冲击气流逸出,严重污染环境,为此,必须对现有捕集罩进行改造,使其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粉尘外逸的捕集罩。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防粉尘外逸的捕集罩,罩面上有输料口、抽吸口,改进在于,所述抽吸口数量为4-6个,环绕输料口四周排布。
上述可防粉尘外逸的捕集罩,其形状为矩形锥罩,所述输料口1位于罩顶中心,所述抽吸口的数量为4个,抽吸口形状为四棱锥形,其出口3位于罩顶上、进口2下延到罩体内。
上述可防粉尘外逸的集尘罩,所述进口2,其相邻捕集罩罩面的口边通过弧形板4与罩口连接。
上述可防粉尘外逸的集尘罩,罩面上增设观察口5,观察口上带有捕集罩6。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抽吸口由单一设置改为多个设置后,提高了粉尘的导入性能及抽吸气流的均匀分布气流性,极大的增强了抽吸能力,可在接尘车移动、物料急剧下落出现集中扬尘时快速有效地抽吸出扬尘,消除了抽吸口单一设置式吸尘力力小,无法防止粉尘外逸的缺陷;
2.抽吸口为四棱锥形,出口位于罩顶、进口下降延伸到罩体内,降低了吸尘负压点与接尘车之间的距离,可使矩形罩口处形成负压区,即使接尘车横移脱离罩口,粉尘也难以在罩外横向气流作用下向外逸,极大地增强了粉尘捕集性能及捕集效率;
3.抽吸口的进口与捕集罩罩口之间通过弧形板过渡连接,进一步有利于气流的均匀分布,并有利于粉尘捕集的低阻化,可使风速衰减至最低,确保罩内每一点都为负压,进一步防止粉尘外逸;
4.增设观察口后方便了卸料过程中的观察,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适宜作为布袋除尘系统中捕集罩,尤其是干法熄焦后仓储焦炭卸料除尘系统中的捕集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分别为:1-输料口、2-出口、3-进口、4-弧形板、5-观察口、6-副捕集罩、7-软皮帘、8-接尘车。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图示为用于干法熄焦后仓储焦炭卸料除尘系统中的捕集罩实施例。罩的形状为矩形锥罩,输料口1为矩形筒,位于罩顶中心,罩口大小与接尘车8相吻合。抽吸口上端的出口与吸尘总管道相连通,连接处通常设有电动翻板阀,以实现分仓控制。
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的改进为,抽吸口由原来的单一设置方式变为多个设置方式。图示实施例中抽吸口数量为4个,形状为四棱锥形,各抽吸口的出口2位于罩顶、进口3向下延伸到罩体内。进口3至矩形罩口的距离为罩高的2/5。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为,各抽吸口进口3中相邻罩面的口边通过弧形板4与罩口过渡连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在罩面上增设了观察口5,增设的观察口5可为实施例所示位于侧罩面上,观察口5上带有副捕集罩6,其出口与吸尘总管道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23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鹿肉和鹿血制作腊肠的方法
- 下一篇:可方便拆卸的对拉螺栓配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