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过热保护装置的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02343.4 | 申请日: | 2007-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4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 发明(设计)人: | 霍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玉梅 |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H01M10/06;H01M10/46 |
| 代理公司: | 邯郸市久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建铎 |
| 地址: | 057250河北省邯郸***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热 保护装置 密封 式铅酸 蓄电池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是一种适用电动车的带过热保护装置的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二、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电动车的出现,密封型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大量增加,该产品的用户为普通居民,他们对蓄电池的使用和维护知识缺乏,致使部分蓄电池过充电造成失水热失控,以至于充鼓变形造成酸蓄电池的提前报废。要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现有办法是提醒用户随时注意充电器的工作状态和充电时间,有的采用给充电器加装时间继电器,控制断电的时间,还有的采取降低充电电压来预防,采取这些方法不能够直接解决蓄电池过热问题的发生,会造成有的蓄电池出现长期欠充电,蓄电池容量下降,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解决蓄电池过热问题发生的带过热保护装置的密封式铅酸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带过热保护装置的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由蓄电池壳体、蓄电池壳体内部充放电系统及在蓄电池壳体上设置的电源出口、充电口组成,其电源出口的两条输电线与充电口的两条输电线并联,在蓄电池上装有温控器,温控器的常闭触点的两端串接于充电口的一条充电线路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所述的温控器装于蓄电池的壳体上,或者是温控器安装固定于蓄电池壳体的内腔。
所述的蓄电池为一块蓄电池,或者是蓄电池为一组串联或并联的蓄电池,在一组蓄电池中的一块蓄电池上装有温控器或是在多块蓄电池上均装有温控器,多个温控器的常闭触点的两端均串接于充电口的一条充电线路上或者是分别串接于充电口的两条充电线路之中的一条线路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能够有效地解决蓄电池过热问题发生,使用安全可靠,可提高蓄电池使用寿命的优点。
四、附图说明
图1是带过热保护装置的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带过热保护装置的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的电源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带过热保护装置的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由蓄电池壳体、蓄电池壳体内部充放电系统及在蓄电池壳体上设置的电源出口、充电口组成,其电源出口的两条输电线与充电口的两条输电线并联,在蓄电池上装有温控器,温控器的常闭触点的两端串接于充电口的一条充电线路上。本实施例中温控器装于蓄电池壳体的内腔。本实施例中的蓄电池为三块蓄电池形成的一组串联的蓄电池,在该组蓄电池中前部的一块蓄电池上装有温控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热失控的前提是蓄电池发热,温度升高,突破蓄电池外壳的承受温度,极板弯曲变形、外壳变鼓,使蓄电池报废。本实用新型是直接在蓄电池内部或者外壳上装一个热保护器(温度控制器或叫温控器),温度控制器的触点串联在充电插口线上,如果蓄电池超过正常工作温度,触电断开停止充电,蓄电池不至于失水,避免了极弯曲板外壳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玉梅,未经霍玉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23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了无线远程控制技术的移动终端
- 下一篇:电线杆警示标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