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煅烧炉进料混合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02207.5 | 申请日: | 2007-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22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 发明(设计)人: | 郑连阔;李志全;王志德;高登海;刘志文;李卓文;路春华;周川峰;王井来;郑建刚;李瑞峰;安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F27D3/08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红 |
| 地址: | 0633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煅烧 进料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纯碱行业预混进料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使物料混合均匀,有效提高锻烧炉生产能力的煅烧炉进料混合机。
背景技术
目前,纯碱行业使用的进料混合机为内旋式搅拌、搅拌叶片螺旋型排布。该形式存在诸多工艺设备问题,如使用中因混料不均造成炉头粘结严重,且因重碱粘轴造成电机电流高,波动大,使下碱量受限,严重影响锻烧炉的生产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混合机内旋式搅拌造成炉头粘结严重的不足,提供一种煅烧炉进料混合机,该机混料段叶片为“+”型布置,增强混料效果。进料双轴旋转方向为相对外旋,更有利于返碱及时在气封下料口与重碱直接混合,减少重碱与混合段叶片及双轴的直接接触,可有效地消除碱疤粘结。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煅烧炉进料混合机,包括由搅拌叶片段和进料绞龙段组成的机体,电动机,与电动机连接的减速机,主、从动轴上、下设置位于机体上,其中位于机体外的主动轴上装配有主动齿轮,从动轴上装配有从动齿轮,主、从动齿轮相啮合位于齿轮箱内,主动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连接;靠近机体的主、从轴上分别设置有进料函,其结构要点是,所述的搅拌叶片呈十字型设置在位于机体内搅拌叶片段的主、从动轴上,每一搅拌叶片与轴中心线的安装角度是28°,所述的齿轮箱位于轴承座与填料函之间,所述的填料函的宽度是160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混料段叶片由螺旋排布改为“+”型式布置,混料效果好。
2、进料主动轴、从动轴的旋转方向为相对外旋,有利于返碱及时在气封下料口与重碱直接混合,减少重碱与混合段叶片及双轴的直接接触,消除碱疤粘结。
3、由于相对齿轮而言轴承的故障率较高,为缩短日常维护时的检修时间,将轴承位置于齿轮位的前端。这样检修时只要移开驱动装置即可对轴承予以更换,节约了检修时间。
4、填料函宽度有现有技术的宽度117mm,增加至160mm,密封效果好。
5、设备故障率低、日常维护简易,混料效果极佳,锻烧炉的生产能力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煅烧炉进料混合机的改进,改进的部位是:搅拌叶片十字型布置,整机向外旋转,齿轮与轴承调向,增加填料函的宽度。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由机体、传动装置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1、减速机2、齿轮箱、联轴器3、轴承座组成。为了实现整机旋转方向外旋,通过改变电机1磁场相位的方法来实现。电机1与减速机2连接,减速机2与联轴器3连接,联轴器3的另一端与主轴承座4连接。主动轴7、从动轴9上、下设置穿过机体,其尾部与机体外壳固定,前部露出机体外。位于机体外部的主动轴7上装配有主动齿轮5,从动轴9上装配有从动齿轮11,主、从动齿轮5、11相啮合位于齿轮箱内,齿轮箱安装在主、从轴7、9上。主动轴7卧装在主轴承座4内,从动轴9卧装在从轴承座12内。靠近机体处的主、从轴上分别设置有宽160mm的主、从填料函6、13。
本实用新型的机体分为搅拌叶片段和进料绞龙段,搅拌叶片段在前,进料绞龙段在后。位于机体内搅拌叶片段的主、从轴上分别安装有呈十字布置的搅拌叶片10,每一搅拌叶片10与轴中心线存在的角度是28°。进料绞龙叶片8呈螺旋状安装在位于绞龙段的主、从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主、从动轴7、9在减速机2的驱动下通过齿轮箱内两齿轮的传动作相对外向旋转,电机1反接,实现反转,并用三角带带动减速机2转动,减速机2通过联轴器3带动主动轴7作右旋运动,主动轴7上装配的主动齿轮5随之亦作右旋运动。通过齿轮箱内一对齿轮啮合传动改变传动方向,从动轴9在从动齿轮11的传动下作左旋运动,从而实现相对外旋。重碱返碱通过溜管首先进入搅拌叶片段,搅拌叶片10与轴的轴中心线存在的角度是28°,所以在搅拌的同时物料被推动到进料绞龙段,通过进料绞龙叶片8送出搅拌均匀的物料到下一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22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