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式汽车保护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2201.8 | 申请日: | 200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66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福科 |
主分类号: | B60J11/02 | 分类号: | B60J11/02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温彪飞 |
地址: | 046012***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汽车 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防护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式汽车保护罩。
背景技术
我国的汽车保有量70%为私家车,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的数量将逐年递增。众所周知,城市里的私家车大都停在离自己住宅附近的路旁、背阴处,树底下,饱受阳光暴晒、风吹雨淋,冰雪覆盖,有意或无意划擦,鸟粪和虫屎的玷污,现有的住宅小区很少有车库供应,大部分开发商根本没有考虑到车库的建造。目前也有一种汽车罩,其覆盖、收起、保存费时费力,麻烦多多。也有一种拉开式活动车库,其占地面积大,影响居住小区的整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固定式汽车保护装置,其可以挂在围墙上,也可以沿小区马路牙子固定摆放,不但美观大方,上面摆上花盆,可供人观赏,安上大理石面,可供人乘坐纳凉,而且其占地面积小,不影响小区环境,车来拉出罩上,车走恢复原状。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固定式汽车保护罩,包括车罩,车罩卷裹在轴筒上,轴筒一侧设置转动装置。
车罩根据车型缝制好,安装在带轴承的轴筒上,轴筒上装有从动轮,装在200*200*2000mm的安好主动轮的罩箱内。侧面锁盒内装有摇把,摇把与主动轮连接,下部开有门。汽车停在自己的车位后,打开锁盒,放下下部的门,拉开车罩即可覆盖。出车时,转动摇把,主动轮用链条带动轴筒上的从动轮,使轴筒将车罩卷回,拉上下部的门,锁上锁盒即可。车罩用三防布缝制,布与车顶接触部分采用两条塑料或橡胶充气管支撑,起到防晒、防雨、防划、防火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实用、省时、省力、美化环境、占地少或不占地,有效地减缓了汽车面漆变色、内饰件老化的问题,大大降低车厢内外温差,有效遮挡了外部污染,节省了许多清洗汽车的时间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罩箱体,2-支撑气囊,3-车罩,4-轴筒,5-轴,6-从动轮,7-主动轮,8-摇把,9-锁箱,10-链条,11-轴承,12-合页,13-支架,14-门板,15-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而不是对其作任何限制。
固定式汽车保护罩,包括车罩3,车罩3卷裹在轴筒4上,轴筒4一侧设置转动装置。
车罩3外设置车罩箱体1,车照箱体1可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车罩箱体1上设置门板14。车罩箱体1底部设支架13。
转动装置为手动式或电动式。
车罩3内侧缝制支撑气囊2,支撑气囊2为两条小于汽车长度的气囊,用时充气,支撑车罩3顶部使其与车厢顶部隔离,起到隔热和空气流通的作用,不用时边卷边排气,卷回固定在车罩箱体1内。
轴筒4内设轴5,轴5两端面固定在车罩箱体1上,轴5两端安装从动轮6,从动轮6与轴筒4连接,从动轮6通过链条10与主动轮7连接,主动轮7与摇把8连接。
所述的摇把8一侧的车罩箱体1通过合页12连接锁箱9,锁箱9上设锁具。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轴承11安装在轴5上,再将从动轮6安装在轴承11上,然后将轴筒4与从动轮6焊接,成组件一。
第二步:将主动轮7与摇把8连接,安装在车罩箱体1右侧,为组件二。
第三步:将组件一的轴5两个端面焊接在组件二的车罩箱体1两侧,再将主动轮7与从动轮6用链条10连接。
第四步:将制作好的锁箱9用合页12连接车罩箱体1。
第五步:从门板14处将按车型缝制成的带有支撑气囊2的(可以是旋转带万向轮的)车罩后边粘接或连接在轴筒4上,转动摇把,将车罩卷到轴筒4上。
支架13(可以是旋转带万向轮的)可将固定汽车保护罩安装在马路牙子上;螺栓孔15可将其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上。
使用时,将锁箱9打开,拉下门板14,将车罩拉出覆盖到车上。夏天可将支撑气囊2中充气使其鼓起,将车罩与车体隔开支撑气囊2鼓起的距离,以利隔热、通风、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福科,未经刘福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22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