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传感器超声波换能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2143.9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00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士开 |
主分类号: | G01F23/296 | 分类号: | G01F23/296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路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超声波 换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波物位计使用的超声波换能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双传感器超声波换能器。
背景技术
目前超声波物位计使用的超声波换能器均为单传感器换能器,这样不可避免的为整个超声波物位计带来了不敏感区,超声波物位计的不敏感区也称为超声波物位计“测量盲区”,通常我们希望超声波物位计的“测量盲区”越小越好。但单传感器结构超声波物位计的“盲区”是固有的,不可避免的。测量盲区的产生是由于超声波换能器在受到高能脉冲波激励作用,产生同频率的机械振动,当高能脉冲波激励停止时,由于惯性作用换能器的机械振动并没有停止,也就是在高能脉冲波激励停止时刻到机械振动停止时刻,换能器无法接收检测反射回波。所以,单传感器换能器测量范围较小是超声波物位计普遍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单传感器换能器无法即时接收检测反射回波、测量范围较小的不足,提供一种双传感器换能器。该双传感器换能器在使用中,测量盲区小,抗干扰能力强,测量范围广,测量精度高,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传感器超声波换能器,包括传感器和换能器外壳,其结构要点是: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是发射传感器和接收传感器的组合,所述的发射传感器置于发射传感器外壳内,接收传感器置于接收传感器外壳内,发射传感器外壳与接收传感器外壳用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单传感器换能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双传感器结构的超声波换能器,克服了超声波物位计测量盲区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测量盲区小,测量范围广,检测精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2是图1的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超声波物位计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发射传感器外壳1、连接螺栓2、接收传感器外壳3、发射传感器4、接收传感器5、控制器6,电缆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2,发射传感器4安装在发射传感器外壳1内,接收传感器5安装在接收传感器外壳3内。发射传感器外壳1和接收传感器外壳3均为半圆形结构,两个半圆结构的外壳即发射传感器外壳1和接收传感器外壳3上下设置用连接螺栓2连接在一起,组成圆形结构的双传感器超声波换能器。
本实用新型的发射传感器4和接收传感器5均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可以与其它控制器有机地连接组合构成各种测量检测装置。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与控制器6用控制电缆线7电气连接,组成超声波物位计。
工作时,高频脉冲声波由发射传感器4发出,遇到被测物体(物料)表面被反射折回,部分反射回波被接收传感器5接收,转换成电信号。由于采用双传感器结构,高能脉冲波激励作用在发射传感器4,当高能脉冲波激励停止时刻,由于接收传感器5没有收到高能脉冲波激励作用,每次接收反射回波接收传感器5都在初始(静止)状态。因此,接收传感器5即刻接收检测反射回波。从理论上双传感器换能器超声波物位计不存在不敏感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士开,未经李士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21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