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包内衬浇铸振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01990.3 | 申请日: | 2007-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7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杰;张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087 | 分类号: | B28B1/087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伟 |
| 地址: | 063016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包 内衬 浇铸 振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用钢包内衬耐火材料浇铸过程中的振动装置,属钢包构筑修复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包内衬(即耐火材料)在包胎外壁上的浇铸过程中施振,以使内衬密实、均匀。现有振动设置为,包胎内附6台小功率振动电机,每3台一组,分上下两组以等间隔角安置于包胎内壁上,每台振动电机通过120°倾角的地脚板与包胎连接,振源为振动电机输出轴上的偏心块,激振力通过地脚板传到包胎上,带动整个包胎振动。此种振动装置工作中存在径向力,对激振力有一定的抵消负面影响,并使包胎出现径向位移,为防止径向位移,需在包胎上压放重物,导致激振力不均易,不仅容易引发烧毁电机事故,还影响浇铸的密实、均匀性,使钢包使用寿命缩短,此外,还存在电机数量多,逐台安置拆卸麻烦等问题。为此,必须对上述振动装置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振中不存在径向力、振动密实均匀的钢包内衬浇铸振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钢包内衬浇铸振动装置,构成中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上的偏心块,其改进在于,构成中还设置有传振板,传振板与包胎胎口匹配,所述电机安置于传振板上。
上述钢包内衬浇铸振动装置,所述电机的安置位置偏移传振板中心,传振板中心增设转轴,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偏心块移装到转轴上,转轴与电机传动连接。
上述钢包内衬浇铸振动装置,所述转轴的上、下端通过滚动轴承旋转支撑于传振板、底轴承板上。
上述钢包内衬浇铸振动装置,所述转轴由上、下转轴对接组成,上转轴下端、下转轴上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旋转支撑于中间轴承板、下轴承板上,中间轴承板与对应位置处的包胎径匹配,下轴承板通过支撑套固定于底轴承板上,所述偏心块为三组,两组安置于上转轴上、下方,第三组安置于下转轴上。
上述钢包内衬浇铸振动装置,所述上转轴或上转轴上端通过皮带轮、皮带与电机传动连接。
上述钢包内衬浇铸振动装置,所述构成中增设备用电机,备用电机位于所述电机的对称侧。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激振由包胎中心的电机轴或转轴产生,经传振板传递到包胎上,激振过程中不存在径向力,包胎不会出现径向位移,包胎各处激振力均匀一致,电机接近零消耗,不会引发电机烧毁事故,浇铸的内衬层密实、均匀,钢包使用寿命长,电机可由原来的6台降到一台,安置拆卸简便,适宜作为钢包包胎内衬浇铸振动装置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零部件标号分别为:1-电机、2-偏心块、3-传振板、4-底轴承板、5-上转轴、6-下转轴、7-中间轴承板、8-下轴承板、9-支撑套、10-包胎、11-联轴器、12、13-皮带轮,14皮带、15-备用电机、16-中间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电机不再通过120°倾角的地脚板固定在包胎上,而是安置在传振板3上,传振板3与包胎10的胎口匹配,工作时固定在胎口上,电机1旋转时,输出轴上偏心块2产生的激振力通过传振板3传递到胎上10。
仍参阅图1。电机1可直接安置在传振板3的中心,也可偏移传振板3中心安置,如图示实施例偏移时,传振板3的中心增设转轴,偏心块2移装到转轴上,转轴与电机1传动连接。
仍参阅图1。转轴的上、下端可通过滚动轴承旋转支撑于传振板3及底轴承板4上,工作时,底轴承板4固定在包胎10的胎底上。
仍参阅图1。转轴可如图所示由上、下转轴5、6对接组成,上转轴5的下端、下转轴6的上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旋转支撑于中间轴承板7、下轴承板8上,中间轴承板8与对应位置处的台胞10的胎径匹配,卡固在台胞10中,下轴承板8通过支撑套9固定在底轴承板4上,偏心块2为三组,两组安置于上转轴5的上、下方,第三组安置于下转轴6上。
仍参阅图1。上转轴5的上端通过皮带轮12、13及皮带14与电机1传动连接。
仍参阅图1。上、下转轴可直接通过联轴器11对接,也可为图示实施例,通过中间轴16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9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