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高压注浆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01956.6 | 申请日: | 2007-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86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贵;安文汉;郝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0024***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高压 注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浆器,具体为一种对混凝土构件裂缝进行充填修复的可调高压注浆器。
背景技术
混凝土裂缝是最常见的工程病害,它的出现会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强度,但大部分裂缝都是可以修补的。压力注浆法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修补混凝土裂缝的方法,其施工工艺是采用较高的压力,使浆料快速注入裂缝而凝固,以达到修补裂缝的目的。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注射枪或注射器修补较细的裂纹,比如在专利号为94201572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注浆器,该结构的注浆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该注浆器容积较大,为60ml,当裂缝较细,浆液注不进去时,浆液易变稠,容易堵塞注浆管,不仅造成注浆管不能重复利用,而且造成浆液的浪费;2、由于该注浆器直径较大,为20~30mm,横截面较大,根据注浆压强的不同要求,更换不同弹力的弹簧时,只能产生0.2MPa、0.4MPa、0.6MPa的注浆压力,当用于一些肉眼看不到的裂缝注浆时,由于注浆压力较小,造成注浆率较小、修复范围较小;3、储液筒体与顶帽为丝扣连接,不仅制作工艺复杂,而且在较大注浆压力下,易崩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注浆器容积较大而造成注浆管堵塞以及浆液的浪费,同时注浆压力较小而使得注浆率较小等问题,提供一种可调高压注浆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调高压注浆器,包括下端设有注浆咀的储液筒体,储液筒体内由下而上依次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胶塞、承垫和顶垫,承垫与顶垫之间卡接有弹簧,储液筒体顶部设有与其配合的顶帽,还包括注浆时上端与顶帽螺旋配合、下端顶进顶垫的顶杆以及吸浆时下端与承垫内的螺纹互相配合的吸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在于储液筒体直径为15~20mm,容积为15~20ml。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注浆压强的不同要求,更换不同弹力的弹簧,可产生0.8MPa、1.2MPa、1.8MPa等级的注浆压力,在此范围内压力可随意调节。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小储液筒体的直径及容积,使得注浆压力大大增加,注浆扩散半径达到0.8~1.5m,注浆率达到95%以上,而且可随配随用,节约浆料。
所述的储液筒体顶部周圈设有凸台,顶帽周圈通过螺栓与凸台固定,不仅加工简便,而且耐高压,不易崩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储液筒体直径变小,使得注浆压力变大,通过更换弹簧可获得0.8MPa、1.2MPa、1.8MPa范围内的高压,可用于肉眼看不到的裂缝注浆,使注浆率达到95%以上;2、储液筒体最大容积为20ml,装料量仅为13ml左右,可随配随用,节约浆料,不堵塞管体;3、储液筒体与顶帽通过螺栓连接,不仅加工简便,而且耐高压,不易崩裂,总之该注浆管能使浆料能够有效地填充于裂缝中的各个部位,从而保证裂缝的注浆修补质量,增强混凝土构件的整体强度,延长混凝土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液筒体 2-活塞 3-承垫 4-顶垫 5-弹簧 6-顶帽 7-顶杆8-凸台 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可调高压注浆器,包括下端连有注浆咀的储液筒体1,储液筒体1内由下而上依次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活塞2、承垫3和顶垫4,承垫3与顶垫4之间卡接有弹簧5,储液筒体1顶部设有与其配合的顶帽6,储液筒体1顶部周圈设有凸台8,顶帽6周圈通过螺栓9与凸台8固定,还包括注浆时上端与顶帽6螺旋配合、下端顶进顶垫4的顶杆7以及吸浆时下端与承垫3内的螺纹互相配合的吸杆,储液筒体1直径为15~20mm,容积为15~20ml。
具体实施时,首先将吸杆插入储液筒体内,吸杆末端与承垫螺纹连接,随着吸杆不断向上旋转,顶垫、弹簧以及承垫、活塞一起向上运动,随即将浆料吸入筒体内,然后将吸杆更换为顶杆,旋转顶杆顶进顶垫,既而给弹簧施加压力,浆料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持续向裂纹内灌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9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灶
- 下一篇:带轮定型连续茶叶烘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