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纱机免绞皮圈的下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1791.2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84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裘永清;杨卫萍;刘钢;晋战喜;唐海庆;高志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鸿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88 | 分类号: | D01H5/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6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纱机 免绞皮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细纱机的零件,具体涉及一种细纱机免绞皮圈的下销。
背景技术:
下销是牵伸装置中的主要部件之一,直接作用于纤维须条的握持与牵伸,对控制纤维的运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成纱质量影响巨大。目前纺纱厂环锭细纱机的牵伸机构,主要依靠牵伸罗拉、胶辊、皮圈、弹性上销和下销同作用来控制纤维,实现牵伸。皮圈、弹性上销和下销组成的机构所形成的中间摩擦力界对控制纤维运动,保证牵伸纱条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现有下销并不能很好的对牵伸纱条纤维进行有力的控制,并且由于现有下销宽度较宽,造成下销后端与中罗拉之间的间隙较小,容易发生绞下皮圈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纱机免绞皮圈的下销,它可以增大上销与下销之间的摩擦力,对纤维进行有力的控制,使下皮圈转动灵活,并消除了绞皮圈现象,最终保证提高纱线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免绞皮圈下销断面呈曲面“T”形,其工作面由一段斜平面1与一段曲面2组成,总高度L2为24至27毫米,总宽度L1为18至23.5毫米,台阶高L3为3至4.5毫米,小圆弧R2为0.5至1.5毫米,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α为0度至30度,曲面2的半径R1为30至60毫米,R1的圆心到下销加强筋左侧面的距离为5至8毫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增大上销与下销之间的摩擦力,对纤维进行有力的控制,对纤维进行有力的控制,使下皮圈转动灵活,并消除了绞皮圈现象,最终保证了纱线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免绞皮圈下销断面呈曲面“T”形,其工作面由一段斜平面1与一段曲面2组成,总高度L2为26.25毫米,总宽度L1为21毫米,台阶高L3为4.5毫米,小圆弧R2为1毫米,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α为16度,曲面2的半径R1为40毫米,R1的圆心到下销加强筋左侧面的距离为5.8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鸿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鸿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滑移门上铰链结构
- 下一篇:活塞式电动喷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