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秸秆压块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1748.6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26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瑞泽 |
主分类号: | B30B9/00 | 分类号: | B30B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海静 |
地址: | 050000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压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将切碎后的农作物秸秆挤压成块的机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种植结构及模式的改变,秸秆产量大幅增加,但秸秆这一宝贵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生态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发明了秸秆压块机,将农作物秸秆挤压成密度较大的块状物质,由此使农作物秸秆可以作为饲料或燃料使用。秸秆压块机一般包括有机架、电机、减速机、联轴器、环模挤压机构,在环模挤压机构的上方设有进料斗和喂料仓。环模挤压机构是秸秆压块机的核心部位。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秸秆压块机其环模挤压机构中的环模通常是由一圈挤出环模模块拼接固定而成,各相邻环模模块上有中心凹槽对接成物料挤出成型孔。这种结构的秸秆压块机加工组装工艺难度大,且为了适应碾压轮的挤压强度,整个模块均须采用优质钢材制造,故其制造成本高。另外,该结构的秸秆压块机在挤压过程中模块与碾压轮的接触部易产生磨损槽,而一旦槽痕较深时,则必须对整个环模进行更换,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机器的应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易于组装、易于更换配件的秸秆压块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秸秆压块机,包括有机架、电机、减速机、联轴器、环模挤压机构,其设计要点是环模挤压机构中的环模由外环模和内环模紧配合构成,其中的外环模内侧开有径向凹槽,内环模的壁体内开有与之相对应的孔;在外环模和内环模上均布有紧固孔。
如此设计的秸秆压块机,采用分体式组装环模结构,故内在运行过程中当易损部位(内环模)受到严重磨损后,只需将其更换即可。从而避免了更换整体环模。同时,由于采用分体式组装,内、外环模可实行分体制造,其中的外环模可采用普通钢材制造,而对于易磨损的内环模则可采用优质合金钢制造,由此大大节约了制造成本。再则,内、外环模为两个整体环,其更便于加工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且便于零部件的安装、更换。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环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截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环模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机架7、电机1、减速机2、联轴器、给料器10、环模挤压机构。环模挤压机构包括有偏心挤压辊6、环模、环模盖4,环模盖4与环模紧固为一体,构成原料成型通道8。电机1通过减速机2及联轴器驱动挤压辊6和螺旋给料器10同步旋转并自转,使所供原料即可被挤压入环模成型通道8。这部分技术可参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是环模由外环模9和内环模5紧配合构成(如图2所示),其中的外环模9内侧开有径向凹槽11,内环模5的壁体内开有与之相对应的孔12(如图3所示)。该孔12最好为方形孔,这样便于挤压成型的成品存放;在外环模9和内环模5上均布有紧固孔13、14,在环模盖4也开有与之相对应的紧固孔,紧固螺栓3穿过紧固孔将环模与环模盖4紧固为一体。外环模9也可以是由左、右侧外环模9a、9b构成,在其中的一个侧外环模上开有径向凹槽11,左、右侧外环模合在一起构成外环模(如图4所示)。在安装时将内环模5紧配合于外环模9之中,在整个环模挤压机构外可再安装一个机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瑞泽,未经张瑞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7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操动机构
- 下一篇:依附于户外休闲伞具上的音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