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部带辐射冷却室可加装补燃装置的余热锅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01660.4 | 申请日: | 2007-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91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彬;李修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其彬 |
| 主分类号: | F22B1/16 | 分类号: | F22B1/16;F22B21/00 |
| 代理公司: | 邯郸市久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恒斌 |
| 地址: | 056000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部 辐射 冷却 室可加装补燃 装置 余热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部带辐射冷却室可加装补燃装置的余热锅炉,可输出为饱和或过热水蒸汽。
背景技术
当前以烟气为余热载体的余热锅炉大多只布置对流受热面,烟气从锅炉前部进入,从锅炉尾部排出。当余热产生的水蒸汽不能满足需要,即使相差很少时也不得不另外配置蒸汽锅炉。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地加装补燃装置来加大余热锅炉蒸发量使之满足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部带有辐射冷却室可加装补燃装置的余热锅炉,它所产生的蒸汽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使用补燃装置来加大余热锅炉的蒸发量,提高了使用范围,减少投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进烟口、辐射冷却室、转弯烟道、对流室、排烟道、出烟口,所述的辐射冷却室由炉墙的前墙、侧墙、顶棚和隔墙围成,下部与进烟口相通;所述的转弯烟道由炉墙的侧墙、顶棚、隔墙及对流管隔墙围成,上部与所述的辐射冷却室相通,下部与对流室相通;所述的对流室由炉墙的侧墙、顶棚、对流室隔墙及排烟道隔墙围成,下部与转弯烟道相通,上部与排烟道相通;所述的排烟道由炉墙的侧墙、顶棚、后墙对及排烟道隔墙围成,下部与出烟口相通;所述的辐射冷却室的前墙和顶棚的内壁布置有水冷壁管,水冷壁管的下端与前集箱密封相通,上端与上锅筒密封相通,所述的前集箱在所述炉墙的前墙内或外,通过在炉墙外或内的前下降管与下锅筒或/和上锅筒密封相通,所述的上、下锅筒水平横向布置在对流室内,上、下锅筒之间排列对流管。对流管与上、下锅筒密封相通。
所述的辐射冷却室的侧墙和隔墙内壁布置或不布置侧水冷壁管和后水冷壁管,如布置侧水冷壁管,侧水冷壁管的下端与侧下集箱密封相通,上端与侧上集箱密封相通,侧上集箱和侧下集箱分别与上、下锅筒密封相通,所述的侧上集箱和侧下集箱在所述炉墙的侧墙内或外;如布置后水冷壁管,后水冷壁管的下端与后集箱密封相通,上端与上锅筒密封相通,所述的后集箱在所述隔墙内;通过在炉墙外或内的后下降管与下锅筒或/和上锅筒密封相通。
所述的转弯烟道的上部可装设蒸汽过热器,以便提供过热蒸汽。
所述的冷却室和转弯烟道下部的侧墙上可分别加装补燃装置。
所述的排烟道内可装设省煤器和/或空气预热器。
本实用新型将辐射冷却室、转弯烟道与余热锅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可加装补燃装置来增加余热锅炉的蒸发量,提高了使用范围,减少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流管排列第一实施例;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对流管排列第二实施例;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1-上锅筒、2-下锅筒、3-对流管、5-前集箱、6-水冷壁管、7-前下降管、8-后集箱、9-后水冷壁管、10-后下降管、11-侧下集箱、12-侧上集箱、13-侧水冷壁管、14-省煤器、15-蒸汽过热器、16-空气预热器、17-炉墙、18-隔墙、19-对流室隔墙、20-辐射冷却室、21-转弯烟道、22-辐射冷却室家加装的补燃装置位置、23-转弯烟道加装的补燃装置位置、24-钢架、25-平台楼梯、26下折烟板、27-上折烟板、28-对流室、29-排烟道、30-排烟道隔墙。
本实用新型包括进烟口、辐射冷却室20、转弯烟道21、对流室28、排烟道29、出烟口,如图1、2所示。所述的辐射冷却室20由炉墙17的前墙、侧墙、顶棚和隔墙18围成,下部与进烟口相通。所述的转弯烟道21由炉墙17的侧墙、顶棚、隔墙18及对流管隔墙19围成,上部与所述的辐射冷却室20相通,下部与对流室28相通。所述的对流室28由炉墙17的侧墙、顶棚、对流室隔墙19及排烟道隔墙30围成,下部与转弯烟道21相通,上部与排烟道29相通。所述的排烟道29由炉墙17的侧墙、顶棚、后墙对及排烟道隔墙30围成,下部与出烟口相通。所述的辐射冷却室20的前墙和顶棚的内壁布置有水冷壁管6,水冷壁管6的下端与前集箱5密封相通,上端与上锅筒1密封相通,所述的前集箱5在所述炉墙17的前墙内或外,通过在炉墙17外或内的前下降管7与下锅筒2或/和上锅筒1密封相通。所述的上、下锅筒1、2水平横向布置在对流室28内,上、下锅筒1、2之间排列对流管3,对流管3与上、下锅1、2筒密封相通。所述对流管3的排列方式可以顺排,如图3所示;也可以错排,如图4所示;为了提高对流管3的换热效果,对流室28内设置了下折烟板26和上折烟板27。所述的辐射冷却室20的侧墙和隔墙18内壁布置或不布置侧水冷壁管13和后水冷壁管9,如布置侧水冷壁管13,则侧水冷壁管13的下端与侧下集箱11密封相通,上端与侧上集箱12密封相通,侧上集箱12和侧下集箱11分别与上、下锅筒1、2密封相通,所述的侧上集箱12和侧下集箱11在所述炉墙17的侧墙内或外,如图5所示。如布置后水冷壁管9,则后水冷壁管9的下端与后集箱8密封相通,上端与上锅筒1密封相通,所述的后集箱8在所述隔墙18内;通过在炉墙17外或内的后下降管10与下锅筒2或/和上锅筒1密封相通。所述的转弯烟道21的上部可装设蒸汽过热器15,以便提供过热蒸汽。所述的冷却室20和转弯烟道21下部的侧墙上可分别加装补燃装置22、23。所述的排烟道29内可装设省煤器14和/或空气预热器16。所述的炉墙17的前墙、侧墙、顶棚由钢架24加固。所述的上锅筒1悬吊于钢架24上,或下锅筒2支撑与锅炉基础上。所述的炉墙17外部装有平台楼梯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其彬,未经李其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6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