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牵引理疗床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1586.6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33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崔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铮 |
主分类号: | A61F5/045 | 分类号: | A61F5/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91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牵引 理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的牵引式理疗床结构的改进,特别适用于对康复理疗床牵引机构的改进。
技术背景
脊椎、腰椎劳损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这一类病变,目前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根治药物。常用的方法是用药物缓解、对症康复理疗和适当的运动相结合。牵引理疗是目前所公认的最有效的理疗手段,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和促进病理状态的改变。现代的医学研究证明,牵引理疗还可以有效的防止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所以,牵引治疗器械近几年发展很快,从专业医疗机构的电脑程控设备到家庭用的简易装置,应有尽有。牵引床的基本结构是由床架,设置在床架上的牵引驱动机构,与牵引机构连接的活动床面和定位在床架上的固定床面,以及设定在床面两端上的牵引带定位支架组成。借助普及型的牵引理疗床中的驱动机构是采用单向驱动的钢丝绳机构,由它带动活动床面,实现牵引驱动,将牵引力施加在相对固定在两个床面之上的的患者的脊柱或腰椎之上。结构简单而实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技术手段简单,功能单一,特别是牵引力满负荷下的突然卸载,导致拉伸状态下的肌肉突然收缩,对于理疗效果产生明显的负作用。有时会造成患者的突然疼痛,对再次治疗产生心理恐惧的不良反应。目前的驱动机构特别是钢丝绳式的牵引机构无法实现均衡卸在载,作为一种重要的理疗康复器具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牵引理疗床的牵引机构,使患者能在最佳生理状态下下获得最有效的强化理疗效果,促进疾病的康复和病态生理状态的改善。
本次驱动机构改进的基本思想是将结构进一步设计为全程往复式牵引。参照了相关的疾病理研究的成果。对采用牵引作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是反复牵引下的病态肌肉群的松弛,最终导致对神经压迫的缓解。持续的加大和缓慢的卸载是一个使病态肌肉群的松弛的最科学的治疗过程,实践也证明以上的牵引理论,并成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指导思想。
所改进后的结构中包括床架,设置在床架上的牵引驱动机构,与该机构连接的活动床面,设定在床架上的固定床面,以及设定在活动床面上的牵引带定位支架。关键的改进是牵引驱动机构是由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变速箱,与变速箱输出轴直接连接的钢丝绳绕辊和牵引钢丝绳组成。牵引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活动床面下的一个牵引钩上、缠绕在钢丝绳绕辊3-6圈引出饶过床架上的定滑轮、固定在在活动床面下的另一个方向的牵引钩上从而组成一个往复式牵引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可以直接借助与对驱动电机的的控制实现牵引加力或卸载的随即控制,就可以以最简单的结构实现最科学的牵引理疗过程。克服了现有钢丝绳传动的牵引理疗床的缺陷。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如何实现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床架,2是活动床面,2A、2B是固定在活动床面下的牵引钩,3是牵引带的定位支架,4是驱动电机,5是变速箱,6是钢丝绳绕辊,7是牵引钢丝绳,8是定滑轮,9是张紧力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法
参照附图可以看到,所改进后的结构中包括床架1,设置在床架1上的牵引驱动机构,与该机构连接的活动床面2,以及设定在活动床面2上的牵引带定位支架3,关键的改进在于牵引驱动机构是由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的变速箱5,与变速箱输出轴直接连接的钢丝绳绕辊6和牵引钢丝绳7组成,牵引钢丝绳7的一端固定在活动床面2下的一个牵引钩2A上、缠绕在钢丝绳绕辊6上3-6圈后引出绕过床架1上的定滑轮8、固定在在活动床面2下的另一个方向的牵引钩2B上组成一个往复式牵引机构。
为了防止钢丝绳在绕辊上打滑或移位交叉,在往复式牵引机构中的钢丝绳绕辊6上加工出3-6道防滑罗纹状沟槽,牵引钢丝绳7缠绕在该沟槽中。
为了保证操作过程中牵引钢丝绳7与罗纹状沟槽间的压力,将往复式牵引机构中的牵引钢丝绳7分为两段,借助双端左、右旋螺母与左、右旋螺栓组成的张紧力调节装置9实现连接。这样,就可以随时调整牵引钢丝绳7的张紧力,保证钢丝绳不打滑。
往复式牵引机构中的与变速5连接的驱动装置是电动机4或驱动手轮。
往复式牵引机构中的变速箱5所采用的结构是蜗轮蜗杆变速机构,借助于该机构的随即闭锁功能,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目的的进一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铮,未经崔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清洗消毒机
- 下一篇:二级减速电动助力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