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玉米脱粒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1539.1 | 申请日: | 200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7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虎山 |
主分类号: | A01F11/06 | 分类号: | A01F11/06;A01F12/44;A01F12/56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4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脱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玉米加工机械,具体为一种玉米脱粒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玉米种植大国,如何快速对大量的玉米穗的脱粒一直是人们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普通农户家中,一般是在闲暇的时间中对自己的玉米穗采用手工掰籽的办法脱粒,这种方法不但耗费时间而且效率极为低下,显然无法适应规模化加工经营;再一种就是利用机械工具对玉米脱粒,现有的玉米脱粒机械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剧烈搅拌将玉米穗打碎,然后通过重力筛选将较轻的粉碎状的玉米芯剔除的办法。这种类型的机械效率虽然高,但是对玉米籽损伤严重,而且不能保留完整的玉米芯,而且这些机械一般体积较大,耗电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玉米脱粒机械脱粒效率低、破损率大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玉米脱粒机。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玉米脱粒机,包括带有进料口和出芯口的机体,进料口下方设有表面固定有脱粒装置的脱粒辊,脱粒辊周围设有脱粒网,脱粒网两端分别连接在进料口的前盖板下端和出芯口的下盖板下端。
通过外界动力使脱粒辊转动,然后将玉米穗由进料口送入,玉米穗在脱粒辊的带动下卷入脱粒网内,玉米穗在转动着的脱粒辊的脱粒装置和脱粒网的机械摩擦带动作用下自转,玉米穗表面的玉米籽从玉米芯上脱落,并穿过脱粒网掉落,玉米穗在沿脱粒辊外运动到出芯口位置时其上的玉米籽已经基本掉光,玉米芯随后从出芯口被抛出。
在机体上的脱粒网的下方斜向设有导流板,导流板由若干条横板组成,所有的横板并列成百页窗式结构,
机体下方设有风机,风机和导流板之间设有过风道。
在出芯口处斜设有导流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了脱粒辊和脱粒网相互配合的方式,使玉米穗在它们之间有限的空间内即做自转又随脱粒辊运动,并且在运动的过程中玉米籽被剥落,由于玉米穗本身没有被剧烈地机械性破坏,所以玉米籽的损伤率也很低,而且玉米芯还能完好保留。本实用新型脱粒效率高,单台机械每小时可处理数吨玉米穗,耗电少,处理单位重量玉米节能三分之二,非常适合广大农村家庭或玉米加工厂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中1-机体,2-前盖板,3-脱粒辊,4-脱粒装置,5-进料口,6-出芯口,7-下盖板,9-风机,8-导流网,10-电机,11-横板,12-脱粒网,13-传送带,14-传动轮,15-过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4所示意,一种玉米脱粒机,包括带有进料口5和出芯口6的机体1,进料口5下方设有表面固定有脱粒装置4的脱粒辊3,脱粒辊3周围设有脱粒网12,脱粒网12两端分别连接在进料口5的前盖板2下端和出芯口6的下盖板7下端。
脱粒装置4为脱粒齿钉或方向与脱粒辊3轴向交叉的脊状纹。
脱粒辊3的转轴端套有传动轮14,机体1下设有电机10,电机10和传动轮14之间设有传送带13。
通过电机10动力带动传动轮14使脱粒辊3转动,然后将玉米穗由进料口5送入,玉米穗在脱粒辊3的带动下卷入脱粒网12内,玉米穗在转动着的脱粒辊3的脱粒装置4和脱粒网12的机械摩擦作用下,玉米穗表面的玉米籽从玉米芯上脱落,并穿过脱粒网12掉落,玉米穗在沿脱粒辊3外运动到出芯口6位置时其上的玉米籽已经基本掉光,玉米芯随后从出芯口6被抛出。
在机体1上的脱粒网12的下方斜向设有导流板,导流板由若干条横板11组成,所有的横板11并列成百页窗式结构(如图3),机体1下方设有风机9,风机9和导流板之间设有过风道15。玉米籽在下落到导流板上后沿若干个高度逐渐降低的横板11滚落的过程中,风机9通过电机10带动转动后在导流板下方的过风道15内产生负压,所以玉米籽中的一些碎屑和玉米樱就会通过横板之间的缝隙被风机吸走,保证玉米籽干净。
在出芯口6处斜设有导流网8。玉米芯则顺导流网落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虎山,未经刘虎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5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部检测装置、成像设备、和面部检测方法
- 下一篇:抓紧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