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充气式救生圈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1503.3 | 申请日: | 200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62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芹;赵立娟;陈玲;郑艳秋;辛冬冬;鲍素春;刘荆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光 |
主分类号: | B63C9/15 | 分类号: | B63C9/15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久利 |
地址: | 0661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体 充气式 救生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作为水中救生用具的分体充气式救生圈。
背景技术
现行可附置于人体上的水中救生用具,大体可分为充气的和用漂浮材料成型的环形浮体和背心形浮体两大类。其内充漂浮材料的救生器具的缺点是不便于携带,器具生产成本较高;而充气式救生圈因为单气腔结构,一旦发生漏气,则浮力将完全丧失,使用可靠性低。另外,因上述环形浮体和背心形浮体使用时附置在人体肩部之下,其浮力重心离人体头部较远,在某种情况下,避免落水者溺水的效果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行救生用具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和携带方便、产品成本低、可靠性高、救生效果好的分体充气式救生圈。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充气式救生圈,它具有分别设置充气咀的大小两个气环,其小气环呈开环,在气环的相接端设置有连接系带;其大气环的一部分经置于小气环前部两侧的套环附置在小气环上面,另一部分回弯后经置于小气环后侧中部的套环固定,使其形成分别置于小气环上方两侧的两个气环体。
本分体充气式救生圈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独立气腔的两个充气环拼装构成,使用时因双浮体结构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而在非使用状态下,又能方便地排空气体,便于收藏和携带。
2、因用大小两个气环构成三环体结构,使用时小气环套置于胸部,大气环构成的两个气环绕肩上而过,既使其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又使浮力重心靠近头部而更加符合水中救生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分体充气式救生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附图给出的,本救生圈具有分别设置充气咀3和4的大小两个气环1和2,两个环体的横截面可设计成圆形。其小气环2为开环,在环的前侧开口端设置连接系带5用于环的连接。其大气环1经置于小气环前部两侧的套环6使气环的一部分附置在小气环的上面,其另一部分由套环6前面向后回弯并经置于小气环后侧中部的套环7同小气环相固定,使其形成分别置于小气环上方两侧的两个气环体。
本分体充气式救生圈可采用布、胶复合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亦可作为游泳辅助器具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光,未经刘建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5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阳伞伞架
- 下一篇:借助于图形用户界面来产生并处理声音效果的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