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用外墙复合保温板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01469.X | 申请日: | 2007-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39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常双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双贵 |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B1/80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0003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外墙 复合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保温构件,具体为一种建筑用外墙复合保温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行业用于墙体保温的保温板,如聚苯乙烯泡沫板,其板面普遍是平整光滑的,附着力极差,当聚苯乙烯泡沫板的一侧面与墙体固定时,通常需要成本较昂贵的粘结剂,存在施工难度大、成本高、且粘接不牢固等问题;同时为了防止聚苯乙烯泡沫板的另一侧面在养护周期后发生龟裂、老化现象,通常在其表层粘接玻璃纤维网防护层,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该防护层与聚苯乙烯泡沫板之间只是简单地粘接,为分体式结构,而且聚苯乙烯泡沫板附着力极差,经过一段时间后,该防护层极易脱落,影响保温效果及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聚苯乙烯泡沫板存在附着力差而不能与墙体或防护层紧密结合,影响保温效果及施工质量等问题,提供一种建筑用外墙复合保温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建筑用外墙复合保温板,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板,聚苯乙烯泡沫板上表面开有纵横交错且呈网格状分布的凹槽,凹槽内以及聚苯乙烯泡沫板表层涂覆有复合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层固化成型后与聚苯乙烯泡沫板的凹槽及其上表面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而成为一体,使得制成的保温板表层具有很好的附着力,可以与外装饰层固定,也可以在制作复合层时加入各种颜料,直接作为装饰层,美化建筑物表面,同时该复合层还可起到防护作用,避免保温板表层发生龟裂、老化现象。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苯乙烯泡沫板下表面与墙体的牢固结合,降低专用粘合剂的用量以降低成本,所述聚苯乙烯泡沫板下表面与上表面结构一致,同样开有纵横交错且呈网格状分布的凹槽,凹槽内以及聚苯乙烯泡沫板表层涂覆有复合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层也可由现有的水泥沙浆制成,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合层的粘接性能及防护性能,所述的复合层是由粘合剂、水泥和石英砂调和成浆状,并经涂覆、固化后制成的,所述的粘合剂、水泥和石英砂均为现有公知材料,其配制方法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实现的。
所述凹槽的横截断面呈“U”型,凹槽的深度为1.4-1.6mm,复合层高出聚苯乙烯泡沫板表层2-3mm,这是申请人经过多次试验总结出来的经验值,如果凹槽的深度越深,复合层就越厚,粘结越牢固,但是作为保温材料的聚苯乙烯泡沫板的厚度越小,势必会影响墙体的保温效果;反之,聚苯乙烯泡沫板与复合层粘结不牢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保温板强度高,表层无龟裂纹,
防松脱,抗老化,使用寿命长,保温效果好,而且施工简便、快捷、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聚苯乙烯泡沫板 2-聚苯乙烯泡沫板上表面 3-凹槽 4-聚苯乙烯泡沫板下表面 5-凹槽 6、7-复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建筑用外墙复合保温板,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板1,聚苯乙烯泡沫板上表面2开有纵横交错且呈网格状分布的凹槽3,凹槽3内以及聚苯乙烯泡沫板表层涂覆有复合层6,为了进一步提高聚苯乙烯泡沫板下表面与墙体的牢固结合,降低专用粘合剂的用量以降低成本,聚苯乙烯泡沫板下表面4同样开有纵横交错且呈网格状分布的凹槽5,凹槽5内以及聚苯乙烯泡沫板表层涂覆有复合层7,复合层6、7是由粘合剂、水泥和石英砂调和成浆状,并经涂覆、固化后制成的,复合层6、7高出聚苯乙烯泡沫板表层2-3mm;凹槽3、5的横截断面呈“U”型,其深度为1.4-1.6mm。
该复合保温板在实际制作时,可根据墙体面积的大小制成不同大小、形状,同时也可在复合层中添加各种颜料,将保温板切割成砖块大小,当作外墙保温砖使用,同时美化了建筑物表层,无需另设装饰层,而且施工周期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双贵,未经常双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4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系统、发送方法
- 下一篇:道路交通的通行速度计算和匹配的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