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衡式自行车鞍座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01453.9 | 申请日: | 2007-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62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姜宏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宏烈 |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 |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辉 |
| 地址: | 066000河北省秦皇岛市海***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衡式自行车鞍座的改进结构,能有效随人体的受力方向改变角度,减少对人体会阴部位的挤压。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或电动助力车的鞍座均是三点式支撑座体,即一个铰支点,两个弹簧支点;且鞍座的前端有一个引伸座体,长时间骑乘时,由于该座体接触和磨擦到人体的会阴部位会对该部位造成挤压,使其部位麻木而带来的对人体健康方面的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衡式自行车鞍座,其具有改变座体的结构形状以及支撑方式,从而消除了鞍座对人体会阴部位的挤压兼顾舒适、平衡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式自行车鞍座,包括鞍座本体,其中所述的鞍座本体是一个不具有前部引伸端的椭圆体;其上设有四点弹性支撑体。因此,骑乘时,鞍座已不存在挤压人体会阴部位的前座体,具有舒适性;当两腿交替动作时,其能随之动作的受力方向而改变鞍座的角度,这样可以保证臀部与鞍座接触的协调性、舒适性和保持人体的平衡性,克服了鞍座对人体接触部位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提及的弹性支撑体,具有在鞍座本体的底部对称设有四个支点的弹簧与支架连接。其作用是鞍座不仅具有上下水平弹性调节,而且还具有向两侧倾斜方向的弹性调节;其关键点是能随人体动作的受力方向而改变鞍座的角度,保持鞍座与人体的协调性和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提及的弹性支撑体,具有在鞍座本体的底部设有呈一定间距,其上带有对称滑孔的滑板,和与其连接在“U”型弹簧板的两端,通过滑销穿过滑孔与滑板活动连接。因此,鞍座受压后,使之“U”型的弹簧板变形伸长相对滑板位移,对其鞍座进行弹性调节。其功能作用与上述相同。
总之,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因采用了无前端部位的椭圆形座体,消除了对人体会阴部位的挤压,保证了人体的健康;同时,该鞍座为四点弹性支撑,克服了现行的三点支撑对人体接触部位的强力限制支撑所带来的不舒适感;而且四点弹性支撑的关键是能随人体两腿交替动作方向随之同步改变座体的角度,保证了与人体接触部位的平衡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实施例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旨在帮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具有的有益效果,但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和保护范围。
实施例1
由图1所示的平衡式自行车鞍座,它具有一个呈椭圆形的鞍座本体1,在其底部的四个点处设置四个弹簧组成2组成的支撑体,使其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架3上。该四点式弹性支撑结构,除具有上下、前后弹性减震调节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向两侧方向倾斜的弹性调节功能。该鞍座的最大特点是能随着人体动作的受力方向随之同步改变角度,保证人体骑乘自行车时的舒适性、自由度和平衡性。
此外,该鞍座本体1是一个椭圆体,消除了容易挤压人体会阴部位的前端体,提供了保健效果。
实施例2
见图2给出了图1的另一实施例结构。该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该支撑体的结构方式。即具有在鞍座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呈一定间距并列的两个滑板4,其上开有两个滑孔7;该滑孔7的部位对称设有两个“U”型弹簧板6,通过其两端固定的滑销5连接安装在滑板4上的滑孔7内。这样当鞍座本体1受压后,作用于弹簧板6变形向两侧的滑孔7位移延伸进行弹性调节。该弹簧板6与实施例1的弹簧功能作用相同。
上述中的弹簧板6的底端同样固定于支架上(图中未标注),作为弹簧板6的支撑座。该结构同样具有6个方向的弹性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宏烈,未经姜宏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4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压自适应整流电路
- 下一篇:环网中时钟同步的实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