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火区密闭墙安全通风管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1348.5 | 申请日: | 200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0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月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53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密闭 安全 通风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安全设施,具体为一种井下火区密闭墙安全通风管道。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发生火灾后,特别是火情比较严重,救火人员无法接近或直接灭火对人员有危险时,通常采用在火区的进回风侧巷道内修筑密闭墙阻断风流使火区缺氧而使火熄灭的措施。在构筑隔绝火区的密闭墙时,密闭墙在接近顶封口时是最危险的,这是因为在密闭墙施工快接近巷道顶部时,施工难度增加,施工速度就会减慢,使进入火区的风量减少,火区微风时间延长;并且随着密闭墙逐渐完工,能够通过密闭墙进入火区的风量越来越少,火区内可燃气体不能被有效稀释带走,可燃性气体浓度升高很快,再加上火区内空气压力下降,从采空区和煤层裂隙中渗出大量的CH4和火区内的可燃性气体混合,使得火区内的可燃性气体浓度很快达到爆炸界限,从而在密闭墙施工没有彻底完成前发生爆炸,摧毁密闭墙并且造成施工人员伤亡。历史上已经有多次该类事故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巷道内发生火灾时修筑密闭墙过程中火区内可燃性气体浓度短时间内积聚到爆炸浓度引发爆炸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井下火区密闭墙安全通风管道。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井下火区密闭墙安全通风管道,包括砌于密闭墙内的通风管和与通风管连接的通风管封堵盖。
通风管和通风管封堵盖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铰接。
实际应用时,在巷道内修筑密闭墙的过程中把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管砌在密闭墙中,这样在修筑密闭墙时风流就可以通过通风管进入到火区内,使火区内风量和风压的数据在密闭墙修筑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衡定,一方面抑制了采空区和煤层裂隙中CH4的涌出,另一方面通过风流可以有效稀释并带走火区内的可燃性气体。最后在密闭墙修筑完成后直接将通风管封堵盖连接固定在通风管的火区外一端,真正做到了《救护规程》所要求的进回风巷道的密闭墙用最短时间同时封闭,保证了救护人员的安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密闭墙修筑过程中放置通风管,并在密闭墙修筑完成后立即安装通风管封堵盖的设计,可以实现瞬时将进入火区的风流切断,防止了火区内在修筑密闭墙的过程中发生爆炸,保证了施工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图5的仰视图
图中1-通风管,2-通风管封堵盖,3-观察孔,4-采样孔,5-气压计,6-温度计,7-密闭墙,8-连接螺栓,9-火区,10-巷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井下火区密闭墙安全通风管道,包括砌于密闭墙7的通风管1和与通风管连接的通风管封堵盖2。
通风管1和通风管封堵盖2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铰接。在火区启封时可快速开闭通风管封堵盖,便于侦察人员进出灾区探查火区9是否熄灭。
在通风管和通风管封堵盖螺栓连接的情况下,保留一根连接螺栓8,可以使通风管封堵盖在通风管管口做侧向移动,使通风管封堵盖在通风管管口的覆盖面积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控制进入火区风量大小的目的。
通风管封堵盖2上设有观察孔3,通过观察孔能够看到火区内的一些情况。
通风管封堵盖2上设有采样孔4,采样孔作用是采集火区内的气样,以便分析化验火区内的气体成分。
通风管封堵盖2上设有温度计6,温度计用来探测火区内的温度。
通风管封堵盖2上设有气压计5,气压计用来测量火区内的气体压力。
所有以上这些附加装置为判断火区内的火情提供了参考数据。
为了适应不同厚度的密闭墙,通风管1为多节连接构成。
如附图2所示意,通风管1和通风管封堵盖2为圆形。
如附图4所示意,通风管1和通风管封堵盖2为矩形。
观察孔装的为强化玻璃制成的观察窗,通风管和通风管封堵盖可由玻璃钢、钢材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3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粘度物料振动铺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瓶口卡口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