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硅铸铁电极板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01299.5 | 申请日: | 2007-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42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 发明(设计)人: | 毛双亮;赵爱民;王贵清;王秀生;张杰;赵建伟;李具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F13/12 | 分类号: | C23F13/12;C23F13/16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思俊 |
| 地址: | 03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铁 极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硅铸铁电板板。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于可以用于暴露在强腐蚀环境的设备上的材料需求越来越高,高硅铸铁就是根据这种需求开发的材料之一。硅的质量分数在10%-18%之间的Fe-Si-C铸造合金称为高硅铸铁。高硅铸铁由于耐蚀性能好、成本低、生产工序简单、节约镍铬等贵金属,特别适用于制作承受较小静载荷的与各种强腐蚀介质接触的部件。高硅耐蚀铸铁件可用于化工、石油、化纤、冶金、国防等工业所需的耐蚀铸件,还可用于制造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辅助阳极铸件。但是,高硅铸铁由于它的固有特性所决定,存在着强度和冲击韧性低、硬度高、脆性大、导热系数小以及膨胀系数大的缺点,以致在铸造生产及应用时,很容易产生缩松、缩孔和裂纹等缺陷,不能经受剧烈的温度变化及承受重载,机械加工比较困难,从而限制了高硅铸件的推广和应用。现在,高硅铸铁件主要局限在中小型铸件中,对大型铸件的生产受到成形性、缺陷以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的很少,未有成功生产和使用大型高硅铸铁件的报导。特别是现有的冷轧不锈钢板酸洗槽用电极板的外形尺寸较大,属大型板状铸件,一般轮廓尺寸为:下电极板2523×350×420mm,上电极板2523×350×690mm,铸造成型难度较大,而且整体成型后力学性能差,在运输、安装、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故使用寿命短,一般为6~10个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高硅铸铁电极板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容易发断裂,使用寿命长的高硅铸铁电极板。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在酸洗用高硅铸铁电极板内设置网状加强筋,提高了高硅铁基合金的力学性能,克服了高硅铸铁的强度和冲击韧性低、硬度高、脆性大的缺点,同时保证酸洗用高硅铸铁电极板的耐蚀性与导电性。
本实用新型的高硅铸铁电极板的特征是在电极板内设置着不锈钢钢网,不锈钢钢网可用不锈钢筋编成,钢筋的直径为Φ5mm-Φ10mm,两相邻钢筋之间的间距为40mm——100mm,(矩形或菱形);不锈钢钢网也可用分布通孔的不锈钢板,不锈钢板厚5mm-12mm,通孔的直径为Φ10mm-Φ50mm,不锈钢网的外形尺寸与电极板的尺寸相适应,小于电极板的尺寸,一般宽度比电极板窄20mm-120mm,长度比电极板小40mm-500mm,合箱时,将不锈钢钢网固定在型腔内部适当部位,高硅铁基合金浇铸在不锈钢的钢网外。
本实用新型的高硅铸铁电极板分为平板与弯板两种,在平板电极板的两端有通电接线孔,平板为长条形,不锈钢钢网也为长条形。弯板的高硅铸铁电极板有两个侧板和一个顶板,两个侧板和一个顶板为一体构成∏形的弯折板,在两个侧板的下边各有一向外弯折的底板,其纵向剖面呈拉手形,不锈钢钢筋网的纵向剖面也呈拉手形,在底板上有通电接线孔。高硅铸铁电极板由上电极板与下电极板组成,弯板的上电极板侧板的高度小于下电极板的侧板,两者之间相差不小于200mm,一般不大于心不于400mm,下电极板的两侧板外侧面与上电极板的侧板内侧之间的间隔介于20-50mm,上电极板置于下电极板之上,上电极板与下电极板之间用绝缘板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高硅铸铁电极板与现有高硅铸铁电极板相比,不仅有高的耐蚀性,而且有高的机械性能和较好的导电性,由于在内设置着不锈钢的钢网,其强度和冲击韧性得以提高,抗断裂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可铸成长度达3m以上的冷轧不锈钢板酸洗槽用电极板,而且整体成型力学性能好,在运输、安装、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断裂,使用寿命长,一般为13-15个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酸洗槽用高硅铁基合金电极板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是与图1相对应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酸洗槽用高硅铁基合金电极板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5是本酸洗槽用高硅铁基合金电极板实施例三的俯视图。
图6是本酸洗槽用高硅铁基合金电极板实施例二作为上电极板与高硅铁基合金电极板实施例三作为下电极板的相互组合位置图。
图7是沿图6中B-B线的局部剖视图。
上述图中:
1、通电接线孔 2、高硅铁基合金电极板 3、高硅铁基合金
4、不锈钢筋钢网 5、底板 6、侧板 7、高硅铁基合金电极板
8、顶板 9、底板 10、侧板 11、高硅铁基合金电极板
12、顶板 13、不锈钢板 14、高硅铁基合金 15、绝缘板
16、高硅铁基合金 17、 不锈钢板 18、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2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