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河流、沟渠莲鱼池蓄水坝养鱼、种藕防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1279.8 | 申请日: | 200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85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鹏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G1/00;E02B3/00;E02B8/00;C02F3/32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1700山西省晋中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流 沟渠 鱼池 蓄水 养鱼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流、沟渠生态治理改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流、沟渠莲鱼池蓄水坝养鱼、种藕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某些地方,由于具有山高土低、起伏不平、落差较大的地理特征,使得河流、沟渠等地表水渗水快、跑水快,水的大部分无效流失造成部分河流常年处于干涸状态,也是造成当地水资源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蓄备雨水、合理利用河流、沟渠等水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有些地方利用沟渠、河流进行养鱼,其做法只是简单的在河道上设置横跨河道两岸的防护网,以构成天然鱼塘,不仅没有解决河流蓄水的难题,而且由于其水位不可调,不能大面积排水,不利于捕鱼;当遭受暴雨、水涝袭击时,鱼极易被洪水冲走。
众所周知,在河道里种植植物,比如藕,既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渗水的速度,同时也可以美化生态环境,藕通过光合作用能为水中的鱼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吸取有害物质、净化污水,而鱼呼出的二氧化碳又会被藕吸收,形成生态循环,从而净化了水资源。但是由于河道中水的流动性,尤其是发洪水时,激流的河水会将藕连根拔起,这是人们一直以来未能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河流、沟渠中的水易干涸、渗水快,而且发洪水时鱼极易被冲走、藕被连根拔起等问题,提供一种河流、沟渠莲鱼池蓄水坝养鱼、种藕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河流、沟渠莲鱼池蓄水坝养鱼、种藕防护装置,包括间隔设置在河道上的蓄水坝,蓄水坝上设有间隔排列且呈上下分布的低位流水洞和高位流水洞,各流水洞进口处设有纱网,出口处设有闸阀,蓄水坝上至少设有两个立柱,立柱上悬挂有一级防护网;相邻蓄水坝之间的底部密封设置上层塑料布,该塑料布上覆盖有厚土层。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河流、沟渠的长度、宽度来确定蓄水坝的数量及跨度,既而确定蓄水坝上立柱及流水洞的数量;所述的一级防护网至少与河流水平面相平,所述的一级防护网在此有两个作用:一是由于河流源头的河水的流速较快,通过防护网和蓄水坝的拦截可使其流速减小,即将激流变缓流,起到保护莲藕的作用;二是防止杂物进入莲鱼池内,同时防止各莲鱼池内的鱼儿乱窜。本实用新型通过蓄水坝及一级防护网将河流、沟渠分隔成多个用于养鱼、种藕的莲鱼池,而且根据鱼儿和莲藕的生长大小,可调节蓄水坝上流水洞的闸阀来调节莲鱼池内蓄水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莲鱼池底部的上层塑料布与河底密封,有效防止了渗水、漏水,保证了池内的蓄水量,然后将莲藕种植在厚土层上,将鱼种撒在莲鱼池内即可,而且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一条完整的生物链,即藕通过光合作用能为水中的鱼提供充足的氧气,而鱼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被藕吸收。
该防护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河流、沟渠源头和源尾、且横跨河岸的二级细孔防护网和三级粗孔防护网,上述防护网分别悬挂于立柱上,位于源头的二级细孔防护网和三级粗孔防护网可用来防止河流中的大杂物、小杂物进入莲鱼池内;当遭受暴雨、水涝袭击而造成河水暴涨时,位于源尾的二级细孔防护网和三级粗孔防护网可分别用来防止小鱼、大鱼被冲走。同时当河流水平面高于一级防护网时,人们可以在河中行船,并观赏莲藕和游鱼。
为了防止藕在生长过程中,厚土层满足不了其生长需求,藕的根部穿透上层塑料布而造成快速渗水、漏水现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层塑料布下方还依次设有薄土层以及与蓄水坝底部密封的下层塑料布;下层塑料布下面铺设有细土层,其厚度为10-20cm,以避免河底的碎石刺破下层塑料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柱下端伸入蓄水坝的地基内,立柱下端设有三角支架,当遭遇洪水时,立柱可起到稳固蓄水坝的作用,防止蓄水坝被洪水冲垮。
为了满足藕的生长需求,厚土层的厚度为50-70cm,薄土层的厚度为20-40cm,这是申请人经过多次试验而总结出来的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河流、沟渠中构建莲鱼池以用于养鱼、种藕,不仅解决了干涸河道蓄水的难题,而且有效利用并净化了水资源,美化了生态环境,增加河流、沟渠蓄水、保水功能,形成河中有池、池中有藕、藕中游鱼的生态环境,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广泛应用于河流、沟渠的生态改造、绿化治理工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河道中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向视图
图4为图1中B向视图
图5为图1的C-C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鹏,未经张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六角螺丝
- 下一篇:一种市电、蓄电自动转换、安全电压输出的电动门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