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翻板式立体四通切换漏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1180.8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97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志;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11/06 | 分类号: | B67C11/06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辉 |
地址: | 066000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立体 四通 切换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流程的切换装置,具体说是翻板式立体四通切换漏斗。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物料装载运送过程中实现物料流程的切换,一般采用具有切换功能的漏斗来完成。如现行使用的三通切换漏斗,即利用一个漏斗,其内有一个翻板和该翻板连接一转轴接于电动推杆。即进料后通过翻板动作可使物料流在两个出口间切换,以达到实现不同流程的目的。当流程复杂需要实现三流程切换时,只能采取在一个三通漏斗下游增加一个三通漏斗的方式,即将两个三通漏斗串联的方法。采用此方法时,该转接塔的高度要在20米(布置一个漏斗的转接塔高度在15米左右)以上才能满足要求。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一、由于转接塔过高有可能与其它建筑干涉;二、布置的转接塔过高带来的施工成本增加;三、该转接塔过高使物料提升高度增加带来日后运行成本的增加;四、因至少采用两个漏斗串联大大增加了堵斗的机率;五、转接塔过高使物料对下游皮带的冲击力过大,影响皮带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板式立体四通切换漏斗,其具有同一高度不同位置的切换漏斗,达到兼顾三种流程的切换及减少物料提升过高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翻板式立体四通切换漏斗,包括漏斗本体,和其内安装的翻板及连接成一体的转轴,该转轴连接于电动推杆;其中在所述漏斗本体的出口处设有两个方向的A、B转轴,和其上装有A、B轴翻板分割成三个排料出口;每一A、B转轴的引出端分别连接电动推杆。因此,通过设有两个不同方向的翻板交替配合动作即改变了物料流的方向所通过不同的排料出口,从而达到三个不同的流程效果。
在本新型中,按设计要求所涉及的A轴翻板和B轴翻板由漏斗本体的入口端至出口的A转轴和B转轴连接端为不等宽的梯形体。安装时,该A轴翻板用于切换A转轴两侧的两个排料出口;而B轴翻板用于切换B转轴两侧的两个排料出口,以满足流程复杂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因采用了四通漏斗切换成三种流程的转换,可以满足复杂要求的流程范围,避免了配套使用的转接塔过高问题造成物料对下游皮带的冲击力,提高了皮带的使用寿命;同时节省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旨在帮助阅读者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质,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和保护范围构成任何限定。
参考附图1所示,该翻板式立体四通切换漏斗,具有一个漏斗本体1,在其底部出口处设有A转轴3和B转轴5;该A转轴3和B转轴5上分别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A轴翻板4和B轴翻板7使之分割成三个(1#、2#、3#)出口。所述的A轴翻板4随A转轴3方向转动;所述的B轴翻板7随B转轴5方向转动。通过A轴翻板4或B轴翻板7间的相互切换料流的方位。该A转轴的引出端连接一电动推杆2;同样在B转轴5的引出端连接一电动推杆6分别进行独立控制。当物料从漏斗本体1正上方落下,A轴翻板4和B轴翻板7图1的关闭位置,即物料直接通过1#出口漏出;当A轴翻板4处于打开状态(封闭了1#出口),而B轴翻板7为关闭时,则物料通过2#出口漏出;当A阀板4关闭1#出口时,转动B轴翻板7打开3#出口(封闭了2#出口)时,则物料通过3#出口漏出。
上述中,所提及的A轴翻板4和B轴翻板7是由漏斗本体1的入口端至出口的A转轴3和B转轴5的连接端为一个不等宽的梯形体,即上宽下窄组合成一个斗形的入口,有利于物料的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