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健按摩枕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1112.1 | 申请日: | 200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28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康志平;尹晓萍;曹雪平;左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志平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4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健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仪器,尤其是一种对颈椎进行按摩的保健按摩枕。
背景技术
目前,颈椎病威胁到越来越多的人群,尤其是伏坐人员,由于人坐着是习惯于驼背,弯着腰,加上长时间低头伏案,或抬头对着电脑,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位或某些特定体位,这样不仅使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也使颈部肌肉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肌肉和韧带易受前拉老损再加上扭转,侧屈过度,更进一步导致损伤,所以极易诱发颈椎病。目前,颈椎保健治疗器材越来越多,但大都功能单调,原理欠佳,有些产品经常使用会产生严重并发症,如颈椎吊带,长期使用会拉直颈椎的生理曲度,造成颈椎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彻底改善由颈椎病引起的各种不适的保健按摩枕,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健按摩枕包括枕形外壳和安置在枕形外壳内部的按摩机构,按摩机构包括支撑架、轴、按摩轮和电机,支撑架设置在枕形外壳底部上表面,按摩轮固定安装在轴上,轴安装在支撑架上,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
在此按摩机构中,按摩轮的中心线与轴的轴线相平行,即按摩轮与轴构成偏心轮。
此外,在枕形外壳上可设有弹力带,弹力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枕形外壳侧部的两相对位置,弹力带的中间部位宽于弹力带的两端。
此按摩机构中,按摩轮可为哑铃形,且按摩轮的凹表面可分布有按摩乳突的橡胶垫。
此按摩机构中,按摩轮可为圆柱形,且在按摩轮的外表面相对于按摩轮的横截面对称设有两蛇形环状的突起。
此按摩机构中,按摩轮可为圆柱形,在按摩轮的外表面相对于按摩轮的横截面对称设有两蛇形环状的凹槽,在两凹槽中设有与凹槽形状相应的橡胶条,且橡胶条的上表面高于按摩轮的外表面。
上述按摩轮可采用天然玉石制成,并镶嵌有永久磁石,或采用天然玉石粉及永久磁石粉人工合成。
由于上述保健按摩枕的按摩轮可采用不同形式,可使仰卧位的人体颈椎产生上下起伏的运动以及向头顶端牵引的效果,从而实现对颈部的挤捏、按摩;当按摩枕设置有弹力带时,人体颈部在弹力带对人体头额部产生的力和按摩轮向上的力的共同作用下,消除了颈部肌肉的僵硬疲劳,改善颈肩部血管的微循环,修复颈椎生理曲度,从而缓解颈神经根压迫,使椎动脉供血恢复顺畅,且该保健按摩枕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保健按摩枕的按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枕形外壳与弹力带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保健按摩枕的按摩轮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保健按摩枕的按摩轮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保健按摩枕的按摩轮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所示可知,该实用新型保健按摩枕包括枕形外壳1和安置在枕形外壳1内部的按摩机构2,此按摩机构2包括支撑架3、轴4、按摩轮5和电机6,支撑架3设置在枕形外壳1底部上表面,按摩轮5固定安装在轴4上,轴4安装在支撑架3上,按摩轮5的中心线与轴4的轴线相平行,即按摩轮5与轴4可构成偏心轮,轴4的一端与电机6的输出端相连。枕形外壳1上还可设有弹力带7,弹力带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枕形外壳1侧部的两相对位置,弹力带7的中间部位宽于弹力带7的两端。
由图3所示可知,该保健按摩枕的按摩轮5可为哑铃形,此时,在按摩轮5的凹表面可分布设有按摩乳突的橡胶垫8。
由图4所示可知,该保健按摩枕的按摩轮5可为圆柱形,在按摩轮5的外表面相对于按摩轮5的横截面对称设有两蛇形环状的突起9。
由图4所示可知,该保健按摩枕的按摩轮5可为圆柱形,在按摩轮5的外表面相对于按摩轮5的横截面对称设有两蛇形环状的凹槽,在两凹槽中设有与凹槽形状相应的橡胶条10,且橡胶条10的上表面高于按摩轮5的外表面。
在使用时,将人体颈部置于保健按摩枕的按摩轮上,接通电源,由电机带动按摩轮朝人体头部方向转动,从而使按摩轮运动方向与人体颈椎纵轴方向一致,且使仰卧位的人体颈椎产生上下起伏的运动以及向头顶端牵引的效果。
当采用弹力带时,将弹力带置于人体头额部,在按摩轮产生的向头顶端牵引力作用的同时,由弹力带产生对人体头部的束紧力,从而实现对人体颈部保健按摩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志平,未经康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1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练染色粘胶纤维生产用染色粘胶配制装置
- 下一篇:装船机电缆卷取用防崩断卷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