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虎钳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0740.8 | 申请日: | 200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91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崔皓;李咏梅;牛志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 |
主分类号: | B25B1/18 | 分类号: | B25B1/18;B25B1/02;B25B1/24;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45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虎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线圈整型工艺的工具,具体是一种气动虎钳。
背景技术
现有线圈整型的方式,通常是采用木榔头敲击不平整点,以达到整形工艺的要求,不但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同时由于整型工艺是在所有的绝缘处理完成之后,因此用木榔头敲击线圈的局部位置,对线圈的绝缘伤害是相当大的,经常导致对地绝缘的破损,致使产品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线圈整形方式存在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整形后的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气动虎钳。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气动虎钳,包括支架、固定于支架上的气缸、以及脚踏阀,气缸的前腔和后腔分别经气管、脚踏阀与气源连接,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活动钳口,支架上固定有与活动钳口相对应的钳身。使用时,将需整形的线圈放于支架上活动钳口与钳身之间,然后通过脚踏阀接通气缸后缸和气源,气缸内的活塞前移,从而驱动活动钳口向钳身移动,对线圈施以压力,实现对其的整形;施压过后(即整形后),通过脚踏阀接通气缸前腔和气源,使活塞后移,即可将整形好的线圈取出,最终完成对该线圈的整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以机械整型工艺取代了木榔头敲型工艺,将对点施力改为对面施压,减小了对线圈绝缘的伤害,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工人劳动强度低,整形效率高,整形后的产品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动原理图;
图中:1-支架;2-气缸;3-活塞杆;4、5-气管;6-活动钳口;7-钳身;8-钳口板;9-导向滑槽;10-滑块;11-脚踏阀。
具体实施方式
气动虎钳,包括支架1、固定于支架1上的气缸2、以及脚踏阀11,气缸2的前腔和后腔分别经气管4、5、脚踏阀11与气源连接,气缸2的活塞杆3端部固定有活动钳口6,支架1上固定有与活动钳口6相对应的钳身7。所述脚踏阀11为支架式二位五通脚踏阀。
具体实施时,可根据线圈产品尺寸大小设计不同的钳口(即活动钳口和钳身),以保证大多数线圈产品能够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整型;为了对线圈施以均衡的压力,以达到最佳的整形效果,支架1上设导向滑槽9,活动钳口6上设与导向滑槽9配合的滑块10;另外,由于要整形的线圈的整形要求不同,其需硬质材料或软质材料进行施压,因此,活动钳口6和钳身7的对应面上分别固定有能更换的钳口板8;钳口板8的材质由待整形的线圈的要求来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未经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07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磁麻将机洗牌仓麻将牌姿态控制装置
- 下一篇:秋千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