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动篷式电动轮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0643.9 | 申请日: | 200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2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董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世杰 |
主分类号: | A61G5/04 | 分类号: | A61G5/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贰群 |
地址: | 053300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 电动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特殊用途的椅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已有的电动轮椅均为敞开状,其不方便之处是不能遮风挡雨,天气不好时不便外出,更不便于老弱病残者全天侯乘坐,这给使用带来了很大不便及限制。由于电力不太充足,长时间使用时也往往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动蓬式电动轮椅,可遮阳挡雨,具有使用方便随意、开合方便的特点。如加上太阳能电池,对其长时间使用会带来较大不便。特别适合老弱病残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动蓬式电动轮椅,包括坐椅、车轮、蓄电池及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坐椅上方设有活动式顶蓬。
所述的活动式顶蓬为向后折叠式结构。
所述的坐椅的左、右及前面设有活动式挡围为佳。
所述的活动式挡围较佳结构为:左、右、前、后围板加升降式玻璃窗结构式。
所述的前围板为外开门式结构为佳。开门也可设于侧面。
所述的左、右围板的前边各设有一伸缩式支撑固定杆为佳。将顶蓬可靠固定。
所述的脚踏板为一块板,并设有车架前部活动式地支撑结构为佳。
所述的车架前部活动式地支撑结构分左右两个,每个结构为:在脚踏板上没有一长带长条孔的导孔,该导孔上面固定有一导筒,导筒上面设有导孔,导筒中有一升降支撑杆,升降支撑杆上固定有上挡板和下条形挡板,上端有手把,上挡板和脚踏板间设有复位弹簧。
所述的玻璃窗具有电动升降式结构为佳,或为手动升降式结构。
所述的活动式顶蓬的上面设有太阳能电转换板为佳。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解决了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具有可遮阳挡雨、使用方便随意、开合方便的特点,人上下方便安全可靠,其上的太阳能板可帮助进行电力补充。特别适合老弱病残者使用。
以下结合实施例作详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活动式地支撑11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1为坐椅靠背(兼后围板),101为架体,102为扶手,103为坐垫,104为脚踏板,1041为下条形挡板,1042为长条形导孔,1043为导筒,1044为复位弹簧,1045为上挡板,1046为导孔,1047为升降支撑杆,1048为手把,2为后升降玻璃,3为横架,4为活动式顶蓬,401为合页,5为太阳能电转换板,6为左升降玻璃,7为左围板,8为伸缩式支撑固定杆(左右各1个),9为操作装置,10为前升降玻璃,11为左活动式地支撑结构,12为前围板,13为门把,14为门合页,15为转向车轮,16为右活动式地支撑结构,17为万向轮,18为后车轮(2个),19为蓄电池,20为右围板,21为右升降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操作装置9含电控转把等,坐椅上方设有活动式顶蓬4,活动式顶蓬4为向后折叠式结构。坐椅的左、右及前面设有活动式挡围,分为右、后、左、前围板7、20、12、1,玻璃窗6、21、10、2具有电动升降式结构(如汽车玻璃),前围板12为外开门式结构。左、右围板7、12的前边设有伸缩式支撑固定杆8,为拉杆式。脚踏板104为一块板,其上有左右两个活动式地支撑结构,每个结构为:在脚踏板104上没有一长条形导孔1042,该长条形导孔1042上面固定有一导筒1043,导筒1043上面设有导孔1046,导筒1043中有一升降支撑杆1047,升降支撑杆1047上焊有上挡板1045和下条形挡板1041,上端有手把1048,上挡板1045和脚踏板104间设有复位弹簧1044。转动升降支撑杆1047可升起,或作为脚踏板104的活动式地支撑结构。活动式顶蓬4的上面设有太阳能电转换板5,连蓄电池。车底可为密封式或敞开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世杰,未经董世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0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