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培养箱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0560.X | 申请日: | 200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68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常有;李华军;刘士敏;李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常有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艳肃;胡澎 |
地址: | 100000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生或分离微生物或酶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培养箱。
背景技术
便携式培养箱主要用于部队野外作业、大型现场活动的卫勤保障、小型实验室、宾馆餐厅饭店食堂的卫生监督、超市的卫生质量等检查时的细菌培养用。由于“便携式培养箱”一般是在野外和不固定场所使用,因此,电能供应是否便利成为主要问题,尤其是在战争期间使用时,既要求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又要能保证用电供应,以确保正常使用。CN2775062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培养箱,其结构是在箱体的侧壁中或内壁上均布电阻丝,电阻丝通电发出的热量对内胆内的空间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热转换效率低,电能消耗大,需用市电或汽车电瓶等大供电量的电源才能保证内胆内的温度升到所需的细菌培养温度,这显然不能满足野外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野外作业使用的电能消耗小、能量转换效率高的便携式培养箱。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便携式培养箱是在外壳内装有加热装置、温控装置及内胆,加热装置是在内胆的内隔板上贴敷红外发热膜,红外发热膜、温控装置及锂电池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内隔板上贴敷红外发热膜,通电后,红外发热膜直接对培养体进行加热,电能转化成热能的转化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使得以锂电池做为供电电源也可以使得待培养体达到细菌培养所需的温度。由于锂电池体积小,重量轻,因此,在培养箱整体体积和重量并未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无需外接电源即可正常使用的目的。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非常便于在室内移动使用,更适合在无市电的野外使用。同时,由于加热是由红外发热膜直接对培养体进行加热,因此,内胆壁体及壳体少有升温,这样其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就很小,从而通过壳体所散失的热量也很少,这样,就可减小壳体厚度,进而实现降低重量,减小培养箱外型体积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下,最好将内胆的内隔板设为横置玻璃板,玻璃板上贴敷红外发热膜。这样,将玻璃培养器皿直接放置于贴膜的横置玻璃板上,通电后红外发热膜直接对玻璃培养器皿加热,可进一步提高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外壳1内装有加热装置、温控装置及内胆2,加热装置是在内胆2的内隔板上贴敷红外发热膜3,红外发热膜3、温控装置及锂电池电连接。
外壳1最好使用ABS工程塑料,内嵌保温层,不仅重量轻,而且保温性又好。红外发热膜3可以贴敷在内隔板上,也可以贴敷在内胆2的内壁上。为进一步提高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转换效率,最好将内胆的内隔板设为横置玻璃板,玻璃板上贴敷红外发热膜。温控装置是在内胆内设置温控传感器,根据设定的控制温度,通过接通与断开电源自动进行箱内的温度控制,以达到控温目的。温度高低的调节采用双向可控硅触发导通角来调整加热功率的大小,以达到调节温度目的。
为保证锂电池正常供电,最好在外壳1上加装一套太阳能充电装置,锂电池与太阳能充电装置电连接,以使太阳能充电装置对电池进行充电,从而使电池始终处于充足状态,这样既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又方便了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节电保温的特点,十分适用于部队在极端高、低温的野战条件下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常有,未经王常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05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