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颈前路撑开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00402.4 | 申请日: | 2007-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47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魏运动;魏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运动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56;A61B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4000河北省邢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前路 撑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器械,尤其是一种颈前路撑开器。
背景技术
颈前路撑开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使前路撑开暴露病变椎体及椎间盘,使用时先通过C型X线机定位,将颈前路撑开器分别置于病变间隙的上下两个椎体适当牵引,切除病变间隙病灶后植骨,取出撑开器再行颈前路钢板固定。颈前路撑开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有利于植骨块和其他内植物植入、椎间孔扩大、恢复椎间隙高度,缓解对神经的压迫。现有的颈前路撑开器是由一枚与滑动牵开固定装置相连的滑动钉杆和一枚固定钉杆组成,滑动牵开固定装置带动滑动钉杆沿齿条平行滑动,并通过卡齿固定,固定钉杆通过一个固定块固定在齿条的一端,钉杆与齿条间为不可调的固定连接。手术中两枚钉杆分别拧入上下椎体,撑开并锁紧固定。理想的颈前路手术是恢复颈椎间隙高度和曲度,需要将上下两个椎体按颈椎前突的形状牵开,但由于现有的颈前路撑开器两枚钉杆为平行牵开,钉杆不可转动,减压完成后无法达到增加颈椎前突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减压完成后能增加颈椎前突的可调式颈前路撑开器。
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颈前路撑开器,包括齿条、一个与滑动牵开固定装置相连的滑动钉杆及一枚活动钉杆,活动钉杆通过固定块与齿条的一端相连,固定块设为空心体,固定块一侧与活动钉杆相连,二者的接触端面上均设有相配合的咬合齿牙,固定块另一侧设有带旋转手柄的旋转杆,旋转杆与活动钉杆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颈前路撑开器是在普通颈前路撑开器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沿齿条滑动的滑动钉杆、滑动牵开固定装置结构不变,原齿条一端的固定钉杆改为活动钉杆,即钉杆与固定块间的连接方式改为活动的,松开固定块上端的旋转杆,活动钉杆相对于齿条可以旋转、调整角度。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在撑开状态下与普通的颈前路撑开器相同,先将活动钉杆与滑动钉杆置于平行状态,平行牵开椎体后开始减压,减压完成后松开旋转杆,使活动钉杆转动,使减压槽前端张开,恢复颈椎前突,再拧紧旋转杆,使活动钉杆固定,辅以楔形植骨块固定融合,恢复颈椎曲度。这样,活动钉杆的转动,使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颈前路撑开器能够在减压完成后增加颈椎前突,符合理想的颈前路手术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活动钉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颈前路撑开器主体为齿条1、滑动牵开固定装置23、一枚滑动钉杆2及一枚活动钉杆3,滑动钉杆2与普通的颈前路撑开器的结构相同,可沿齿条1滑动,并通过滑动牵开固定装置23的手柄22上带的卡齿21锁死固定。
齿条1的一端安装固定块4,固定块4的一侧连接活动钉杆3,另一侧连接旋转杆7,固定块4为空心体,它与活动钉杆3相连的外端面带有咬合齿牙,与活动钉杆3端面的咬合齿牙5相互咬合,使活动钉杆3旋转调整好后锁紧定位。如图2所示,活动钉杆3的一端带有螺杆33,螺杆33从固定块4内腔穿过,与固定块4另一侧的带螺纹的旋转杆7相连接,旋转杆7上带有旋转手柄6。当然,也可反过来,将旋转杆7的一端做成螺杆,活动钉杆3上带有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运动,未经魏运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04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人吃饭桌
- 下一篇:下颌髁状突重建牵张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