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钻孔机压力脚的衬套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00209.0 | 申请日: | 2007-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8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 发明(设计)人: | 石世同;刘安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世同;刘安庭 |
| 主分类号: | B23B47/34 | 分类号: | B23B47/34;B23Q3/12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畹华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钻孔机 压力 衬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的钻孔机,尤其涉及一种可使轴孔的瞬间抽气速度增加,使粉屑迅速排除而不影响钻孔作业的进行,并可确保PCB工件钻孔品质的改进的钻孔机压力脚的衬套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印刷电路板(PCB)钻孔机10是以一装设于高主轴的钻头13对PCB 14进行加工,为使PCB 14于加工时不致位移,同时将钻削产生的粉屑抽离,通常于该主轴底端套设有一压力脚11,如图1所示,一方面可压抵PCB使其稳固定位,另一方位则由该压力脚11外接一抽气管12,以真空抽气方式将粉屑抽离。
其次,现有PCB钻孔加工过程前,业者会预先在PCB 14上贴附一层铝板,该铝板在钻孔机主轴与PCB之间形成一保护层,避免主轴移动时,直接接触于印刷电路板导致损坏,并能使钻孔处快速均匀地散热,以避免细小钻头因为受热造成损伤或断裂的情形发生,且在钻孔完成后将该铝板移除。由于钻孔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粉屑,则通过穿接于压力脚11的抽气管12将其排出至外部。为此,套接在压力脚11底面的衬套(或称压环),如图3及图4所示,该衬套20的本体21中心设有一轴孔22,供该钻头13穿伸于压力脚11外,可对PCB 14进行钻孔等加工作业,且该本体21可配合钻头13直径而设成图3所示的较大轴孔22,或是图4所示的较小轴孔22’形态。然而,无论轴孔是大是小,其由轴孔22或22’至本体21的底面外周缘,设有多道的进气沟槽23,该等进气沟槽23是压力脚11的抽气管在抽气将粉屑抽离时,作为抽取外部气流用,所以是一个重要的导气通道。
而现有衬套20的进气沟槽23是内、外端皆呈等面积形态,亦即外侧端24与连通轴孔22的内侧端25是一样大小的,这种设计,当抽气管12抽气时,轴孔22的瞬间流体抽吸速度无法增快,而目前钻头的转速愈作愈快,致使钻削产生的粉屑无法完全被抽离,而常会附着在主轴、钻头及压力脚内部,不仅有可能造成工件的污染,长期累积的粉屑积层更有可能影响刀具的更换作业,使得业界于钻孔机连续使用数小时后,须拆下维修保养。
所以用钻孔机无法快速抽吸到外部气流,是一项待克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钻孔机压力脚的衬套结构,其可使轴孔的瞬间抽气速度增加,使粉屑迅速排除而不影响钻孔作业的进行,并可确保PCB工件的钻孔品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钻孔机压力脚的衬套结构,包括:一衬套本体,是设制成供套置在一钻孔机压力脚的套孔的形态,且其中央设有一供钻头通过的轴孔;至少一条以上的进气沟槽,是设在该本体用以压抵工件的底面,且其内侧端是与该轴孔连通;其特征在于,该进气沟槽的外侧端的面积A1是大于该内侧端的面积A2,形成外侧端的面积A1>内侧端的面积A2的外大内小形态,以增进该轴孔处的气体流速。
前述的改进的钻孔机压力脚的衬套结构,其中本体的轴孔依配合钻头直径而设制成预定的较大轴孔或较小轴孔。
前述的改进的钻孔机压力脚的衬套结构,其中进气沟槽包括由轴孔呈斜切线而至该本体的外周缘。
前述的改进的钻孔机压力脚的衬套结构,其中进气沟槽包括由轴孔呈径向直径而至该衬套本体的外周缘。
前述的改进的钻孔机压力脚的衬套结构,其中进气沟槽包括由轴孔呈弧状曲线至该本体的外周缘。
本实用新型运用液体力学,当面积缩小时流速会增大的原理,以提高轴孔处的气体流速,使压力脚内的抽气速度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使轴孔的瞬间抽气速度增加,使粉屑迅速排除而不影响钻孔作业的进行,并可确保PCB工件的钻孔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钻孔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现有钻孔机的压力脚剖视图
图3是现有一种压力脚衬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现有另一种压力脚衬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30衬套 31本体
32a较大轴孔 32b较小轴孔
33进气沟槽 34外侧端
35内侧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世同;刘安庭,未经石世同;刘安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0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覆盖图样层的感测芯片结构、感测芯片构装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真空开关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