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CM保护板连接用镍带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9127.9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06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亮;王文斌;赵恩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H01M2/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m 保护 连接 用镍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电池的组装结构,特别涉及锂离子电池PCM保护板连接用镍带结构。
技术背景
锂离子方型电池PACK组装中,多数组装形式由于元器件的存在,保护板与电芯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尤其是需要将保护板放置在电池的侧面时,保护板和电芯的正负极之间的连接比较麻烦,因为保护板的B+和B-与电芯之间还有一段距离,高度差不好控制,当镍带沿保护板的长度方向引出时,可能会造成保护板出现弧形,影响PACK的尺寸。又或者在保护板镍带贴装时需要贴装一颗较长的冲好的Z字型镍带,但在贴片时会有难度,成本也会增加。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M保护板连接用镍带结构,该结构具有折弯后的高度一致性较好,有效利用PACK的空间尺寸,减少保护板成弧度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CM保护板连接用镍带结构,在保护板正端与电芯的正极间、在保护板负端与电芯的负极间分别设置有连接镍带,连接镍带包括:与电芯相连的镍带和折叠镍带,折叠镍带中部设置有凹槽,折叠镍带沿凹槽折叠形成两个平面,一个平面与保护板固定连接,另一平面连接与电芯相连的镍带,连接与电芯相连的镍带的一平面两端设置有位于同一轴线上的两个缺口,所述轴线与凹槽平行,连接与电芯相连的镍带的一平面沿轴线折叠处于和固定连接保护面板一平面平行的位置。
所述两个缺口为U形缺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由于连接与电芯相连的镍带的一平面沿轴线折叠处于和固定连接保护面板一平面平行的位置,高度一致性较好,因而减少保护板成弧度的几率;体积小巧、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折叠镍带的形式示意图。
图2与保护板的贴装形式示意图。
图3与需要和正负极连接的镍带相互连接示意图。
图4折弯后的形式示意图。
图5折弯后的形式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PCM保护板连接用镍带结构,在保护板正端与电芯的正极间、在保护板负端与电芯的负极间分别设置有连接镍带,连接镍带包括:与电芯相连的镍带和折叠镍带,折叠镍带中部设置有凹槽,折叠镍带沿凹槽折叠形成两个平面,一个平面与保护面板固定连接,另一平面连接与电芯相连的镍带,连接与电芯相连的镍带的一平面两端设置有位于同一轴线上的两个缺口,所述轴线与凹槽平行,连接与电芯相连的镍带的一平面沿轴线折叠处于和固定连接保护面板一平面平行的位置。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折叠镍带结构如图1所示,呈L型的折叠镍带直立部分对称U型槽可以使镍带折弯时变得更加容易,空间较小时也能保证高度的一致性较好。
折叠镍带与保护板连接,如图2所示,与保护板采用贴装形式相连。两个折叠镍带分别与电芯的正极、负极相连。
折叠镍带与连接电芯的镍带连接,如图3所示。
折叠镍带折弯后的形式及与连接电芯的镍带连接结构如图4、图5所示。此种形式可以很好的控制保护板B+,B-和电芯之间的距离。
PCM保护板是指印刷保护电路板。
总之,贴装后的镍带可以再次进行折弯后成C字型,折弯后的高度一致性较好,有效利用PACK(包装)的空间尺寸,减少了保护板成弧度的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91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水田耕整机
- 下一篇:犁土机发动机安装盘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