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护坡植被砌块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98927.9 | 申请日: | 200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65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军;刘学功;张振;杨慧;孙浩培;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所;上海金大地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奉贤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B3/14;A01G9/02;A01G9/10;C04B28/00;C04B14/02;C04B18/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义为 |
| 地址: | 3000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护坡 植被 砌块 | ||
1、一种生态护坡植被砌块,其特征是砌块(7)由生长床体(2)、护框(1)、种植槽(3)、植被层(4)、种植物组成,生长床体(2)的四周边包裹护框(1),生长床体(2)的上平面低于护框(1)的上平面呈内凹形,在生长床体(2)上构成植被层(4),护框(1)的截面积选用三角形、矩形、圆形、多边形、椭圆形中的至少一种,生长床体(2)与护框(1)截面积的内壁相吻合构成一整体的砌块(7),生长床体(2)养护成型后抗压强度15-18Mpa,孔隙率25-30%,绿化植被(11)和水生植物(12)的根系从生长床体(2)的空隙穿过生长床体(2)扎根在地面内;生长床体(2)上设置至少1个以上种植槽(3),种植槽(3)贯通生长床体(2),种植槽(3)的截面积选用三角形、矩形、圆形、多边形、椭圆形中的至少一种;护框(1)养护成型后抗压强度大于20Mpa;铺敷在地面上的砌块(7),在生长床体(2)的种植槽(3)内移栽种植物(5),种植物(5)的根系贯穿砌块(7)的种植槽(3)移栽在地面内,种植物为木本植物和水生植物,木本植物为桔子树、桃树、柳树、杨树,至少1种以上,水生植物为芦苇、伞草、雨久花、马蹄莲、野芋、黄花鸢尾、千屈菜、泽芹、香蒲、水葱、美人蕉,至少1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植被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砌块(7)的生长床体(2)上由粗骨料之间形成的空隙内灌注填充基料(9),填充基料(9)充满生长床体(2)的空隙;砌块(7)的生长床体(2)上设置的植被层(4)底部播种绿化植被(11)的植物种子或水生植物(12)的植物种子,绿化植被(11)的植物种子或水生植物(12)的植物种子上铺设防护层(10),形成植物种子发芽的空间,同时防止生长床体(2)内的水分蒸发过快以及植物种子散落;植被层(4)内的绿化植被(11)的植物种子采用黑麦草、早熟禾、翦股颖、羊茅、结缕草、野牛草、假俭草、蒲草、高羊茅、美国海滨草、狗牙根,至少1种以上,植被层(4)内的水生植物(12)的植物种子采用三轮水蕴草、香瓜草、绿球藻、大叶水芹、鸭跖草、窄叶网草、大卷边草、青蝴蝶水草、红柳水草,至少1种以上;砌块(7)的底端端部生长床体(2)上设置封固层(8),封固层(8)封固住砌块(7)的底端端部生长床体(2)的空隙,防止生长床体(2)空隙中的营养土从生长床体(2)内散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植被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砌块(7)的生长床体(2)上由粗骨料之间形成的空隙内灌注填充基料(9),填充基料(9)充满生长床体(2)的空隙,满足植被层(4)的植物种子生长养分的需要;砌块(7)的生长床体(2)上设置的植被层(4)底部播种绿化植被(11)的植物种子或水生植物(12)的植物种子,绿化植被(11)的植物种子或水生植物(12)的植物种子上铺设防护层(10),形成植绿化植被(11)或水生植物(12)的植物种子发芽的空间,同时防止生长床体(2)内的水分蒸发过快以及植物种子散落;砌块(7)的底端端部生长床体(2)上设置封固层(8),封固层(8)封固住砌块(7)的底端端部生长床体(2)的空隙,防止生长床体(2)空隙中的营养土从生长床体(2)内散落;砌块(7)的生长床体(2)的种植槽(3)内移栽种植物(5),种植物(5)设置在种植槽(3)的中部,种植物(5)的周围种植槽(3)内填充基质填料(6),基质填料(6)把种植物(5)稳固在种植槽(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所;上海金大地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奉贤水利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所;上海金大地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奉贤水利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89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光树脂光学镜片及其制造工艺
- 下一篇:气压旋转式动力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