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形钻井固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8376.6 | 申请日: | 200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6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许锦华;陈龙;刘维彬;柴占文;侯召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E21B21/01 | 分类号: | E21B21/01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062658河北省青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钻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钻采技术领域,涉及石油钻井用的一种固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石油钻井行业钻井液固控系统是由若干矩形罐组成。其存在如下缺点:
1、因罐体为矩形结构,泥浆搅拌不充分均匀,存有死角。
2、因罐体为矩形结构,四周侧板为瓦楞板,侧面开设清砂门,造成清砂不便。
3、罐内管线布置复杂,占用罐容,大大缩小有效容积,并且不易维修。
4、矩形罐体的泵吸入口中心位置偏高,泵不能实现零吸入。
国外市场存在一些半椭圆形为底的矩形罐组成的固控系统,部分管线内置,部分避免了上述问题,但还存在搅拌死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钻井液搅拌不均匀、清砂不便、罐内容积不能有效利用、泵不能实现零吸入、造成钻井液浪费等问题,提供一种圆形钻井液固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形钻井液固控系统,包括N个钻井液循环罐,每个钻井液循环罐包括一个底座,底座上设置有M个圆柱形子罐,其中N、M为大于2的自然数;每个圆柱形子罐四周各设有一个立柱,四根立柱底端固定于底座上,四根立柱顶部与罐上框固定在一起,每个圆柱形子罐底部设有泵吸入口,并与清砂门连接。
钻井液循环罐组成,根据功能不同分为振动筛罐、吸入罐、储备罐、或混合罐。
圆柱形子罐底面采用封头结构,每个圆柱形子罐四周焊有立柱,四根立柱底端组焊于一撬装式底座上,顶部与罐上框组焊。罐顶面为花纹钢板,每个圆柱形罐设有人孔盖。
单个圆柱形子罐为敞口,罐口设有挡砂板。筒体和罐底封头均采用钢板滚制而成。
所有泵吸入口均设计在罐底部,实现泵零吸入。
清砂门位于罐最底部,并带有高压冲洗口,彻底清除沉砂和放空钻井液。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圆形钻井固控系统靠其自身的结构特点能够实现泥浆搅拌充分均匀;所有管路外置,有效容积等于总容积;采用底部清砂,清砂效果好;所有泵底部吸入,实现泵零吸入。
该系列产品能满足不同井深的钻井工艺的要求,能适应国内、外不同地区和油田的使用条件;能够保证泥浆配置、加重、筛分、循环、控制和储备等基本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1a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b为A部放大示意图,图1c为M向示意图,图1d为清砂门7放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置管路吸入图。
其中,
1钻井液罐撬装式底座、2圆柱形子罐、3立柱、4罐上框、5人孔盖、6、圆柱形子罐内梯子、7清砂门、8挡砂板、9高压冲洗口、10泵吸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圆形钻井液固控系统,包括N个钻井液循环罐,每个钻井液循环罐包括一个撬装式底座1,撬装式底座上设置有M个圆柱形子罐2,其中N、M为大于2的自然数;每个圆柱形子罐四周各设有一个立柱3,四根立柱底端固定于撬装式底座上,四根立柱顶部与罐上框4固定在一起,每个圆柱形子罐底部设有泵吸入口10,并与清砂门7连接。
钻井液循环罐组成,根据功能不同分为振动筛罐、吸入罐、储备罐、或混合罐。
圆柱形子罐底面采用封头结构,每个圆柱形子罐四周焊有立柱,四根立柱底端组焊于撬装式底座上,顶部与罐上框组焊。罐顶面为花纹钢板,每个圆柱形罐设有人孔盖5。
单个圆柱形子罐为敞口,罐口设有挡砂板8。筒体和罐底封头均采用钢板滚制而成。
清砂门位于圆罐中心最底部,并配有2”高压冲洗口9,便于清砂,彻底清除沉砂和放空钻井液。
每个圆罐安装一台搅拌器,由于圆柱形子罐自身的结构特点,不存有死角,使钻井液搅拌十分均匀。
圆形钻井液罐外置管路吸入图如图2,序号10为泵吸入口,底部吸入,能够实现零吸入,所有管路外置,能减少罐体占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未经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8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