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温隔热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8180.7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0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安;罗永生;臧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卡诺制冷设计研究院(普通合伙) |
主分类号: | F16L59/065 | 分类号: | F16L59/065;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300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隔热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隔热板,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蓄冷层或蓄热层和真空隔热层的保温隔热板。
背景技术
对于低温环境空间,如冰箱、冷库、冷藏柜等,由于与外界存在温差,外部热量会不断传入低温空间。维持低温空间的制冷系统会在冷藏柜内部空间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启动,在低于设定温度时停机。其结果会使得冷藏柜内的温度有较大的波动,这种波动会引起冷藏柜内部存放食品或生物制品由于在不同温度下的冻结量不同而产生的失重现象,造成食品或生物制品品质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采用减小冷藏柜设定的温差的技术,但结果却是制冷系统频繁开停机,缩短了制冷系统的使用寿命。而对于高温环境空间,如热水器、加热器等,由于与外界存在温差,内部热量会不断传到外部环境中。为此,用于上述制冷或加热设备中的保温隔热板的保温和隔热性能是影响保温隔热效果的技术关键。现有的保温隔热板通常采用松散保温材料,如发泡的聚氨酯、聚苯乙烯材料或玻璃棉材料,由于导热系数的限制在制冷和加热设备中使用的厚度较大。例如,一般对于-18℃冷库,用聚氨酯发泡材料做隔热层时需要厚度应大于100mm,其结果使得设备体积较大,显得笨重。对于有些设备受到占地空间的限制,只能减小保温隔热板的厚度,结果会有部分热量或冷量通过保温隔热板流失,使得设备的能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减小保温隔热板的换热系数,从而降低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减小制冷或加热空间内部温度梯度,节约能源的保温隔热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保温隔热板,包括松散材料保温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能层,所述蓄能层与松散材料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层。
所述松散材料保温层为聚氨酯、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中的任一种。
所述蓄能层中的蓄能材料为油、水、乙二醇、丙三醇、乙醇、二氯甲烷中的任一种。用于包围蓄能材料的板材为不锈钢。
包围真空隔热层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1.节能:当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隔热板用于制冷或加热设备系统保温隔热时,可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换热系数,降低由于保温层吸热或散热而造成的热损失,有效减少系统开停次数,达到节能的目的。
2.减少制冷空间温度梯度和温差: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隔热板中的蓄能层,能够使制冷或加热空间的温度梯度较小,使内部任何地点的物品或液体温度均匀。在制冷系统开停机过程中可有效减少存放物品的温度变化,以降低食品的失水损失。
3.节省空间: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隔热板可降低保温层的总厚度,节省制冷或加热装置的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能层,2-真空隔热层,3-松散材料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松散材料保温层3和蓄能层1,所述蓄能层与松散材料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层2。
当制冷或加热装置冷却或加热空间时,蓄能层也被冷却或加热,当停止冷却或加热时,蓄能层1用于克服由于松散材料保温层传热造成的热损失,同时起到贮存能量、保证内部空间温度均匀的作用。真空隔热层2、松散材料保温层3起到保温的目的。
蓄能层1中的蓄能材料用于蓄冷或蓄热,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以能满足内部空间不对外散热或散冷为原则,一般厚度为10-50mm。可以是有机物,也可以是无机物。可以是有相变的材料,也可以是无相变的材料。如油、水、乙二醇、丙三醇、乙醇、二氯甲烷等。用以支撑蓄能材料的板材可以是不锈钢或其它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非金属材料。
包围真空隔热层2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非金属材料,而且真空隔热层的厚度不受限制,一般真空断面越小越好。
松散材料保温层3可以是聚氨酯或其它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其厚度不受限制。
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所公开的涉及一种保温隔热板行了特别描述,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有的变化和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卡诺制冷设计研究院(普通合伙),未经天津卡诺制冷设计研究院(普通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81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摩托车插杆头盔锁
- 下一篇:螺旋型荧光灯管弯管成型的吹涨灯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