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凉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7921.X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95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文杰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58;F04D29/5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凉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尤其涉及一种耗电量少,且体积小,无噪音,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的节能凉风扇。
背景技术
在炎热天气消暑的方式,一般选择使用风扇及冷气空调两种;使用风扇的好处是较省电,但在气温较高时,则可能会因为吹出来的都是热风而显得消暑效率不佳。使用冷气则可以完全克服风扇的不足,同时具有除湿的功能,但缺点是耗电量较大,且冷气机的体积较大,对于短期性居住者而言可能不太愿意使用;例如租屋居住校外的学生、短期在外地租屋居住的工作人员等。
因此,目前市面上所贩卖的凉风扇即在于解决前述传统风扇与冷气机所存在的问题;所述凉风扇,是一种能吹出较普通风扇更凉爽的风,但耗电量比一般冷气机更节省的产品,其主要结构是在机体设置一个可以放置冰块的容器,以及一个可以对该容器吹风的风扇。使用者在使用之前,必须先在该容器内置入适量的冰块,然后再开启风扇运转,风扇将风吹向该盛装冰块的容器,当风通过冰块后,冰块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使空气降温,从而吹出凉风。
前述的凉风扇最大的缺点是使用之前必须准备大量冰块,故使用较为麻烦,且吹出的凉风含有较多湿气,会造成室内湿度过度,让人感到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节能凉风扇,其耗电量少,且体积小,无噪音,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能凉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具有数个贯通其内外部的风孔;数个制冷芯片,设于该外壳内,该制冷芯片被通以电流后,其表面的温度可以降至0℃以下;一风扇,设于该外壳内,用于从该外壳的部分风孔将空气吸入外壳内,并使空气通过这些制冷芯片,再从另外的风孔吹出;一盛水槽,设于该外壳内,用以收集从该制冷芯片所产生的水。
前述的节能凉风扇,其中外壳内设有导水板,用以导引从该制冷芯片流下的水进入所述盛水槽。
前述的节能凉风扇,其中风孔分布于该外壳全周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凉风扇的特征,是采用一种制冷芯片(Thermoelectric Cooling Module,简称TEC)配合风扇来制造凉风,其具有数个风孔的外壳内设置数个制冷芯片与至少一风扇,该制冷芯片被通以电流后得以使其表面降至低温,所述风扇用于将外壳之外的空气吸入外壳内,并使空气通过这些制冷芯片,借由制冷芯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后再从另外的风孔吹出凉风,制冷芯片吸热后所产生的水则可以被导引落入设于外壳内的盛水槽中,并能方便地取出倒掉。
所述致冷芯片(TEC)是一个半导体P-N材料组合组件,利用塞贝克(Peltier)效应来制冷或加热。在TEC两端加上一个直流电压就会产生一个直流电流,这会使TEC的一端发热,另外一端制冷。发热的一端为“热端”,制冷的一端为“冷端”。把TEC两端的电压反向也会导致相反的热流向—热端变为冷端,冷端变成热端。实际上,热或冷端都是在TEC制造好之后再定义的。通常一般把有两个引脚的那端称为热端,虽然有时也用这一端来制冷。需要稳定温度的物体安放在冷端,散热部分安放在热端。
TEC可以移去的热量与流过TEC的电流值有关。当电流越大,移去的热量越多,但这并非是一种线性关系。因此,目标物体的温度可以通过控制流过TEC两端的电流方向和幅度来控制。但是TEC的电流一旦超过某个最大值,TEC就不再制冷而只是会发热了,因此,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系统设计时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使用致冷芯片与传统冷冻压缩机互相比较,其优点在于它的体积小,无噪音,不使用冷媒,因此无环保公害;此外,其使用寿命长,可倒立或侧立使用,无方向的限制,日后几乎不需维护。虽然它的能源转换效率较低(一般约在40%至50%之间),而传统式冷冻压缩机的效率,一般约在95%之上。但此能源转换效率已足够本实用新型的凉风扇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耗电量少,且体积小、无噪音,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形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盛水槽可以被拉出以倒出所收集的水的实施例动作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外壳
11……风孔
12…….盛水槽
13……按钮
14……滚轮
15……导水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文杰,未经方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79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排一体式耳机专用电线
- 下一篇:高速公路雾区智能电子诱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