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擦胶泥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7745.X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47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揭长安;宫树森;王彦明;张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11/00 | 分类号: | B61G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融生 |
地址: | 30023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胶泥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列车的机车之间的缓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摩擦胶泥缓冲器。该缓冲器适用于铁路机车和载重70吨级以上货车车辆。用来传递和缓和列车纵向冲击力的作用,并且是车辆彼此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属于车钩缓冲耗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铁道部对铁路运输提出的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无论是货运车辆的载重、牵引总重,还是运行速度都不断提高,为此铁道部科技司对新的货车缓冲器研制提出:要求适应货车运营速度为120Km/h,牵引定数5000吨,能编挂在货车中无条件使用和牵引定数20000吨,适应牵引货车调车作业的重载货车两种运用工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擦胶泥缓冲器,采用摩擦胶泥组合结构,既充分利用了弹性胶泥阻尼随冲击速度增加特点,运用胶泥组件的动静阻尼不同特性。在缓冲器额定阻抗力只提高10%,胶泥组件利用原结构的内簧空间与MT-2缓冲器摩擦件、弹簧配合,其缓冲容量在MT-2缓冲器基础上提高60-100%。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
一种摩擦胶泥缓冲器,其特征在于,由箱体、摩擦楔块、中心楔块、动板、外固定板、固定斜板、角弹簧座、弹簧座、角弹簧、外簧、胶泥组件、预压缩销组成,在箱体内的底部的中间有圆柱形胶泥组件,胶泥组件上部套有弹簧座的套筒,弹簧座的套筒外有外簧,在外簧外侧有角弹簧,角弹簧上端顶在角弹簧座上角弹簧座靠在弹簧座上,弹簧座向上连接动板,动板外靠接外固定板和固定斜板,固定斜板紧靠楔块的平面,楔块的楔角和中心楔块的楔面向靠接,中心楔块底部靠接复原弹簧。
动板、外固定板、固定斜板、角弹簧、角弹簧座有两套,每套分别设在外簧的两侧。
外簧的两侧的角弹簧、角弹簧座有两套。
本实用新型特点:
由于弹性胶泥的可压缩性和高黏度特性,其可压缩性可使设计结构简化,其高粘度可大大提高密封的可靠性。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作为行新型的缓冲减振材料,被应用军事、建筑和轨道车辆的缓冲和减振装置。在摩擦胶泥组合结构的胶泥组件在结构中不是主要承载部件,其内部压力和密封结构的工作压力比纯胶泥缓冲结构的缓冲器要低得多,因此在采用同样密封材料的情况下,密封及其配合的元件的磨损小,性能稳定性好;在使用中即使意外密封失效,组合缓冲结构的摩擦弹簧结构仍能提供45~50KJ的有效缓冲容量和1600KN以上的阻抗力,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均比纯胶泥缓冲结构缓冲器高。
使用摩擦胶泥在缓冲器中,达到额定阻抗力和冲击速度的提高,着重于弹簧座的受力分析和提高弹簧的整体性能。
采用胶泥组件的摩擦胶泥结构,既保留原摩擦结构经济耐用的特点,同时将缓冲性能提高60%以上,使产品的性价比有大的提高;采用新弹簧材料,在提高弹簧疲劳寿命同时,可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TM-80型摩擦胶泥缓冲器作用原理与MT-2型缓冲器基本相同,用胶泥组合替换MT-2型缓冲器的内簧后,使缓冲器具有了与冲击速度相匹配的胶泥缓冲器的阻抗性能,同时保持了摩擦缓冲器的可靠性和坚固耐用性,并将缓冲容量提高60%以上。
密封和配合的元件磨损小使用寿命提高;在不同温度下受弹性胶泥粘度变化影响小,性能稳定;在使用中即使意外密封失效,组合缓冲结构的摩擦弹簧结构仍能提供缓冲容量和阻抗力,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均比纯胶泥缓冲结构缓冲器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缓冲器结构图。
图2为缓冲器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摩擦胶泥缓冲器,由箱体1、摩擦楔块2、中心楔块3、动板4、外固定板5、固定斜板6、角弹簧座7、弹簧座8、角弹簧9、外簧10、胶泥组件11、预压缩销12组成,在箱体内的底部的中间有圆柱形胶泥组件,胶泥组件上部套有弹簧座的套筒,弹簧座的套筒外有外簧,在外簧外侧有角弹簧,角弹簧上端顶在角弹簧座上角弹簧座靠在弹簧座上,弹簧座向上连接动板,动板外靠接外固定板和固定斜板,固定斜板紧靠楔块的平面,楔块的楔角和中心楔块的楔面向靠接,中心楔块底部靠接复原弹簧13。
动板、外固定板、固定斜板、角弹簧、角弹簧座有两套,每套分别设在外簧的两侧。
外簧的两侧的角弹簧、角弹簧座有两套。
TM-80型摩擦胶泥缓冲器作用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77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