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侧式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7636.8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94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揭长安;张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9/04 | 分类号: | B61F1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融生 |
地址: | 30023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车客车的缓冲器,特别涉及一种客车侧式缓冲器。
技术背景
目前我国现有机车与国外机车的型号不一致,外形不一致,性能参数也大不相同,使用环境有很大差异,现有的国内机车缓冲器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目前国内的机车缓冲器阻抗力高。以上技术参数要求,给缓冲器的结构设计带来了相当的难度,UIC标准缓冲器的总长为635±5mm,缓冲行程为105±5mm;而KJH-1型客车胶泥缓冲器的设计在总长上要比UIC标准缩短123mm,但缓冲行程却增加了35mm,相当于在缩减总长后,还要多留压缩空间,因此通用的复合结构的两级刚度方案根本无法实现,只能在弹性胶泥的阻尼结构设计中解决降低初始压力和提高容量的矛盾。
为满足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出口斯里南卡车辆缓冲器的配套要求,2006年8月天津机车车辆机械厂缓冲技术研究所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签订了“斯里南卡缓冲饼技术协议书”,按照协议书要求我厂为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出口斯里南卡车配套辆缓冲器。客车侧式缓冲器适用于斯里兰卡项目的CCK264、CCK267车型客车。用来传递和缓和冲击力的作用,并且是车辆彼此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属于车辆缓冲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侧式缓冲器,用来传递和缓和冲击力的作用,并且是车辆彼此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
一种客车侧式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底板上有向上的中心活塞,中心活塞上设置有胶泥缓冲体,胶泥缓冲体穿出底座的上端连接缓冲盘。
胶泥缓冲体由外套体和在外套体中心的胶泥体组成。
胶泥缓冲体和底座接触部之间有轴承。底座的底板之间由卡环连接。胶泥缓冲体穿出底座的上端由紧定螺钉连接缓冲盘。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
本客车侧式缓冲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缓冲容量:30KJ
2缓冲行程140+50mm
3初压力14-26KN
4最大静压力300KN
5最大阻抗力800KN
6缓冲器总长515±2mm
7适应的环境
7.1运用于多盐雾的海洋性气候环境
7.2环境温度:+20℃~+40℃
7.3相对湿度:最大相对湿度≤95%
7.4海拔高度:≤500m
8适用车型:本KJH-1型客车侧式缓冲器适用于斯里兰卡项目CCK264、CCK267车型。用来传递和缓和冲击力的作用,并且是车辆彼此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属于车辆缓冲装置。
缓冲盘承受由外界传递的冲击力给胶泥缓冲体组成,胶泥缓冲体的活塞压缩弹性胶泥,使胶泥流动产生的阻尼来吸收冲击能量。无油润滑轴承起支撑润滑作用,减少胶泥缓冲体与底座之间的摩擦。在冲击过程中,冲击力所做的功大部分被胶泥缓冲体吸收。
UIC标准缓冲器的总长为635±5mm,缓冲行程为105±5mm;而KJH-1型客车胶泥缓冲器的设计在总长上要比UIC标准缩短123mm,但缓冲行程却增加了35mm,相当于在缩减总长后,还要多留压缩空间,因此通用的复合结构的两级刚度方案根本无法实现,只能在弹性胶泥的阻尼结构设计中解决降低初始压力和提高容量的矛盾。
采用纯胶泥的结构解决降低初始压力和提高容量的矛盾。初压力小于26KN、行程140+50mm、最大动阻抗力800KN、缓冲容量不小于30KJ。适合运用于多盐雾的海洋性气候环境,环境温度:+20℃~+40℃,相对湿度:最大相对湿度≤95%,海拔高度:≤500m。
附图说明
图1为缓冲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客车侧式缓冲器,底座1的底板2上有向上的中心活塞3,中心活塞上设置有胶泥缓冲体5,胶泥缓冲体穿出底座的上端连接缓冲盘6。胶泥缓冲体由外套体7和在外套体中心的胶泥体8组成。
胶泥缓冲体和底座接触部之间有轴承9。底座的底板之间由卡环10连接。胶泥缓冲体穿出底座的上端由紧定螺钉4连接缓冲盘。
客车侧式缓冲器作用原理KJH-1型客车侧式缓冲器主要由缓冲盘、底座、胶泥缓冲体组成、卡环和无油轴承组成。底座与车体用螺栓连接固定,缓冲盘承受由外界传递的冲击力给胶泥缓冲体组成,胶泥缓冲体的活塞压缩弹性胶泥,使胶泥流动产生的阻尼来吸收冲击能量。无油润滑轴承起支撑润滑作用,减少胶泥缓冲体与底座之间的摩擦。在冲击过程中,冲击力所做的功大部分被胶泥缓冲体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76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屏系统的快速组装结构
- 下一篇:防擦伤铁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