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式省水龙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7231.4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15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元;陈灿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元;陈灿寿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1/00;F16L1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式省 水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水量以节省用水,并具可拆卸的功能以便于修理或更换的可拆式省水龙头。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知道开拓出更多的水源以及更佳的储水方式,从开挖水井到建设水坝等,无一不是为了满足生活所需而积极拓展取水、蓄水的方式,尤其到了近代,人们将储水设施设置于高处,利用连通管原理将蓄水以管路输送至住家,使供水方式更为便利与人性化,然而管路虽具输水、供水的功用,却不具开启、关闭与调节水量的功能,因此有业者设计出可调节水量的设施。
现有的调节水量设施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第M 26242号,『一体包覆的球阀水龙头』专利,其主要是由一球阀体、控流杆、稳定块及防漏环,加强环为内部构件,且以一体制成无接缝的外壳组成,该球阀体具一穿孔,并与控流杆成一连动关系,当操作控流杆时可转动该球阀体,当球阀体的穿孔与管路断面相对时,流体可由管路流经穿孔而流出,若当球阀体的径向与管路断面相对时,流体受阻而呈无法流出的状态,因此借由控流杆与球阀体可提供开启、关闭与控制流量的功能。
然而,此种现有的球阀水龙头虽具有开启、关闭与控制流量的功能,但却无省水的功效,若是开启过久或是忘记关闭水龙头时,则容易造成用水的浪费,而使水费遽增,又该水龙头是与球阀为一体成型的设计,若当水龙头损坏或锈蚀时,虽然其它组件可能未损坏,却因整体设计因素而需同时更换,因此相当的不便利且不符合经济效益,就整体而言,其实用性差,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拆式省水龙头,其可调节水量以节省用水,并具可拆卸的功能以便于修理或更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拆式省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其本体主要包括一调整部及一流出部;该调整部包括一管路以及一水阀,该管路供流通用,该水阀内设置管路供调整流量;该流出部设置于调整部的一端,流出部与调整部成可拆卸的关系,该流出部与管路相通并具有出水的功能;借该可拆卸的流出部与调整部以方便更换,并由水阀提供调整流量的功效。
前述的可拆式省水龙头,其中流出部与一起泡部连接,该起泡部具调节流量与扩散出流的功能。
前述的可拆式省水龙头,其中水阀具一调整件与一球阀,该调整件与该球阀成一连动关系。
前述的可拆式省水龙头,其中流出部具一开关件,该开关件供开启、关闭与调整流量之用。
前述的可拆式省水龙头,其中调整部是具一螺套端,该螺套端供与流出部对应锁设。
前述的可拆式省水龙头,其中调整部与流出部连接处具一可止漏垫片。
前述的可拆式省水龙头,其中调整件具一凹槽,该凹槽供辅助连动球阀。
借此,该调整部与流出部具可互相拆卸组合的功能,因此当部分组件损坏时,可依其损坏部分拆下修理或替换;又该调整部具有调节水量的功能,若欲减少用水时,可适度的调整水阀控制流量以避免浪费用水,因此,本实用新型使用相当便利且具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调节水量以节省用水,并具可拆卸的功能以便于修理或更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拆式省水龙头各部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拆式省水龙头的立体外观透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拆式省水龙头的使用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拆式省水龙头的使用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拆式省水龙头第二实施例的各部组件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可拆式省水龙头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可拆式省水龙头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本体
2——调整部
21——管路
22——螺套端
23——垫片
24——水阀
241——调整件
2411——凹槽
242——球阀
2421——通孔
25——穿孔
3——流出部
31——起泡部
32——开关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可拆式省水龙头,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该本体1主要包括一调整部2及一流出部3,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元;陈灿寿,未经陈建元;陈灿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72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