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镜筒一体化手机摄像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7174.X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38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葛崇钊;杨博;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高新电机(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3B29/00;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英兰 |
地址: | 300385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手机 摄像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摄像头,特别涉及一种镜筒一体化手机摄像头。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摄像头分别设有镜筒与套筒,通过组装形成一体,组装过程较为复杂,且需要手工进行对焦调整,在组装过程中还容易沾染灰尘影响产品质量,且成本较高。因此,对现有手机摄像头结构进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使其性能更加可靠,同时降低成本,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是该领域科研技术人员不断研究开发的新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镜筒一体化手机摄像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镜筒一体化手机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设有带通光孔的镜筒,镜筒内上部设有透镜组,所述镜筒中部环绕内壁设一由超声波变形的托台将透镜组定位,透镜组下方设有红外滤光片,所述镜筒内底部设有感光芯片及印刷线路板。
所述托台位于透镜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特有的镜筒一体化结构设计无需进行镜筒与套筒两个部分的组装操作工艺,可将透镜组直接固定于正确位置,从而省略传统手机摄像头生产流程中的手动调焦程序,且大大减少了组装过程中灰尘沾染的可能性。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操作中省时、省力,提高工效,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镜筒无变形托台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镜筒,2透镜组,3托台,4红外滤光片,5感光芯片,6通光孔,7印刷线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镜筒一体化手机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设有带通光孔6的镜筒1,镜筒1内上部设有透镜组2,所述镜筒1中部环绕内壁设一由超声波变形的托台3将透镜组2定位,透镜组2下方设有红外滤光片4,所述镜筒1内底部设有感光芯片5及印刷线路板7。
所述托台3位于透镜组2下端。
实施中,将原先的镜筒与套筒分开式结构改变为注塑成型的一体化镜筒1,将透镜组2放入镜筒1内;然后采用超声波的方法使镜筒1内壁中部变形形成一环绕内壁的托台3,以定位透镜组2,再直接粘接红外滤光片4即可。一体化镜筒1要控制好各部分结构尺寸以及公差,使透镜组2到感光芯片5表面距离正好为焦距,以保证清晰成像。
以型号为69H的透镜组2为例:后焦距为1.18mm,感光芯片5厚度为0.3mm,镜筒1高度为1.09mm,通光孔6孔径深度为0.54mm。实际设计中还应考虑感光芯片5下面的胶及镜筒1下面的胶的影响,经过设备调校及参数控制可以使这两种胶的影响互相抵消,因此设计一体化镜筒1整体高度为3.11mm。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镜筒一体化手机摄像头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高新电机(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三星高新电机(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71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