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液压无间隙胀缩卷取机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7168.4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55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波;穆牧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晓波;穆牧之 |
主分类号: | B65H18/08 | 分类号: | B65H18/08;B65H54/02;B65H75/24;B21C47/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124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间隙 卷取 机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全液压无间隙胀缩卷取机头。
背景技术
目前胀缩卷取机头的胀缩原理均属于机械式结构的,现有的一种是手动四连杆式四板瓣胀缩机头,另一种是液压推拉四棱锥斜面胀缩卷取机头。上述结构的缺点有:①连杆式机构的胀缩力很小,无法实现机械化。②四棱锥结构因为采用的是斜面原理则斜面的摩擦力很大,大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自锁现象而不能胀缩。③因原理所至制造难度大,斜面摩擦要使用昂贵的青铜板,制造成本高,使用中因缠卷的收缩力很大,铜板的磨损较快,维修和更换的工作量较大,则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液压无间隙胀缩卷取机头。
本实用新型全液压无间隙胀缩卷取机头,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所述卷取机头轴向均匀设置至少两组油缸组,所述液压油缸组由卷取机头径向圆周上均匀分布的4个液压油缸组成,所述液压油缸分别固定于缸体固定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一端设置交叉式胀缩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缸体固定架为“十”字型。所述交叉式胀缩板为弧形,每组油缸组所对应的胀缩板形成圆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①胀缩结构简单,不会产生自锁现象。②加工复杂系数小,制造成本低。③使用中没有机械磨损件,使用和维修成本低。④卷取机头的长度不随长度的增加而加大制造难度。⑤胀缩力的大小可以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液压油缸组由卷取机头径向圆周上均匀分布的4个液压油缸1、2、3和4组成,液压油缸分别固定于缸体固定架5,缸体固定架为“十”字型,每个液压油缸的缸体分别固定于“十”字的一个分支,每个液压油缸的活塞杆6一端设置交叉式胀缩板7,交叉式胀缩板为弧形,其端部彼此交叉,每组油缸组所对应的交叉式胀缩板形成圆周。如图2所示,卷取机头轴向均匀设置至少两组油缸组。
本实用新型在卷取机头轴向长度上分布多个油缸组,在圆周径向上均匀分布4个油缸,当需要胀开时,压力油进入各个油缸的无杆腔内,在压力油的作用下活塞杆向外推移,便利胀缩板向外胀开,当压力油进入油缸的有杆腔时,在压力油的作用下活塞杆向内退回,使得胀缩板缩回。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晓波;穆牧之,未经赵晓波;穆牧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71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