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类热锻机下夹紧模旋转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7090.6 | 申请日: | 200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77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康;闫东华;王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来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3 | 分类号: | B21J13/0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22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类热锻机下 夹紧 旋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类热锻机,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轴类热锻机下夹紧模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锻造行业里,一般的轴类局部热变形锻压设备由送料机构、加热装置、锻压机构、出料机构组成。其中锻压机构包括下夹紧模(固定模)、上夹紧模(动模)、两侧(或单侧)设有顶模,该种设备只能单件完成作业,无法实现连续生产,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轴类热锻机下夹紧模旋转机构,它将热锻机中的下夹紧模由固定式改为旋转式,热锻机由单件生产变为连续生产,可提高工效数倍。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类热锻机下夹紧模旋转机构,包括在机架上固定有由驱动油缸控制的顶模、由夹紧油缸控制的上夹紧模及与上夹紧模组成夹紧装置的下夹紧模,其特征是:所述下夹紧模置于多工位旋转机构上,所述安装在机架上的多工位旋转机构由驱动电机、链轮机构和旋转体组成,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链轮机构与旋转体连接,旋转体通过轴承支撑在机架立柱上,旋转体圆周面上对应上夹紧模位置均布有下夹紧模安装凹槽。
所述旋转体后端与机架立柱之间设有压力轴承。
所述旋转体的径向截面几何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旋转体上的下夹紧模安装凹槽数量为2-8个。
所述旋转体的主轴线呈水平或垂直或其与水平线或垂直线呈夹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将热锻机中的下夹紧模由固定式改为旋转式,热锻机由单件生产变为连续生产,可提高工效数倍。特别适用于轴类局部热变形连续锻压的设备。它取代了同类产品热锻时的人工送料、取料,实现了机械化,节约加热能源、提高锻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图中:1.驱动电机2.链轮机构3.压力轴承4.旋转体4-1.凹槽5.机架6.
下夹紧模7.上夹紧模8.驱动油缸9.夹紧油缸10.顶模。图2中:I II III IV V表示相同的下夹紧模不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轴类热锻机下夹紧模旋转机构,包括在机架5上固定有由驱动油缸8控制的顶模10、由夹紧油缸9控制的上夹紧模7及与上夹紧模组成夹紧装置的下夹紧模6,所述下夹紧模置于多工位旋转机构上,所述安装在机架上的多工位旋转机构由驱动电机1、链轮机构2和旋转体4组成,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链轮机构与旋转体连接,旋转体通过轴承(图中未示)支撑在机架立柱上,旋转体圆周面上对应上夹紧模位置均布有下夹紧模安装凹槽4-1。所述旋转体后端与机架立柱之间设有压力轴承3。所述旋转体的径向截面几何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其形状可根据热锻工件大小及工位要求而定。所述旋转体上的下夹紧模安装凹槽数量为2-8个。所述旋转体的主轴线呈水平或垂直或其与水平线或垂直线呈夹角设置,视热锻机送料机构或工件形状来定。工作原理:以自制Φ14圆轴类产品热锻机为例。首先由送料传动机构将加热后工件送入I号下夹紧模,驱动电机转动链轮机构,使旋转体旋转到II号下夹紧模位置,上夹紧模与II号下夹紧模闭合,顶缸锻压后,上夹紧模与II号下夹紧模脱开,上夹紧模返回原位,驱动电机转动进入下一循环。当从III号下夹紧模转向IV号下夹紧模期间锻件出料。采用本发明创造的锻压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综合成本大幅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来福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来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70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成型模具的热压间距微调座
- 下一篇:塑料编织机用反向积极式机械送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