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消防监控报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6782.9 | 申请日: | 2007-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95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宝泉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G08B17/10;G08B2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消防 监控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监控报警装置,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无线消防监控报警系统方面的发明。
背景技术
每年因火灾危及生产、财产及人民生命时有发生,因此,对火灾的检测、报警已是消防工作中非常重要任务。目前,现有的火灾自动报警多采用的是有线报警,对于一些受条件限制的建筑,如古建筑、远离城镇建筑布线困难等,又如一些多功能建筑线路混乱或建筑时间长了线路老化等给布线带来难度和不可靠性。另外,非有线火灾自动报警存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等问题,不能满足我国的需求。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消防监控报警装置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消防监控报警装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积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改进成型结构的无线消防监控报警系统,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消防监控报警装置的成型结构,使其更具有竞争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消防监控报警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消防监控报警系统,使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成本低,价格便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线消防监控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检测外界烟雾、温度、可燃气体的探测器,探测器将检测到的信号送至中间处理器,经中间处理器分析、判断处理发送给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再将得到信息信号进行处理、显示和存储,并传发至联动系统和消防指挥中心接收组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所述的探测器是由包括感烟器的感应器电路、无线通讯电路、电源与主控电路连接构成。
前所述的感烟器可以是感温器或感烟和感温复合器。
前所述的电源向探测器整体供电,并含有电源检测电路。
前所述的主控电路采用Atmega88v单片机;无线通讯电路用nrf905。
前所述的中间处理器是由无线通讯电路、中远距离无线通讯电路、电源与逻辑控制电路连接构成。
前所述的无线通讯电路采用nrf905;逻辑控制电路Atmega1281单片机;中间处理器用skwf-508模块。
前所述的火灾报警控制器采用GPRS模块。
前所述的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一个以上的中间处理器。
前所述的中间处理器控制一个以上的探测器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具有全天候功能,自身自动时时检测各运行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去除了高层建筑通过线井布线、穿线的复杂过程,对分散的远距离的建筑布线困难,甚至有些不能布线的地方,该产品尤其体现其优越性,而根本就无需布线。也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开支。出现故障易查找、易排除,无需逐步查找线路故障方位。没有线路短路、断路、老化、信号衰减的弊病。对特殊的重点防火监控的单位及特殊建筑物,不用布线,具有信号传递远的功能。具有将火情信息通过无线电形式传递到单位领导,值班人员手机上和消防指挥中心的功能。以便领导及消防指挥中心及时掌握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和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空间型态上确属创新,并较现有产品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且结构简单,适于实用,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其在技术发展空间有限的领域中,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特征部份的概述,为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线消防监控报警系统的电路方框图。
图2是图1探测器的电路方框图。
图3是图1中间处理器电路方框图。
图4是图2探测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图3中间处理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宝泉,未经杨宝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合木生产用真空加压浸注和/或热固化罐
- 下一篇:书页定位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