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制空调开停机同时控制窗扇通风的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6754.7 | 申请日: | 2007-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63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宇;孙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振宇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空调 停机 同时 窗扇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开关空调同时自动开关窗扇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夏季,家庭装有空调时,前半夜一般都需要开空调降温,到了后半夜,由于气温下降,可关闭空调开窗通风。这样可以减少开空调造成的能源浪费,同时室外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可防止室内长时间封闭造成的二氧化碳和装修家具释放出的有害气体的聚集,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靠人们半夜里从床上爬起,关闭空调,打开窗子通风,往往影响了人们的睡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检测室外环境温度,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开停空调,相应自动打开(或关闭)窗扇通风的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本控制装置包括:
测温元件,测量室外环境温度并将结果传给控制器;
空调开停机控制部件,接受控制器输出的信号,控制空调的开机、停机;
窗扇开关电机的驱动部件,接受控制器输出的信号,为开关窗扇的电机提供电流驱动;
停空调开窗的温度的数值,内建于控制器内,当室外温度等于该温度时,控制器发出空调停机信号,打开窗扇通风;
控制器,以测量的环境温度为输入,控制空调的运行状态和窗扇的开关状态。
电源,为装置提供电力。
所述测温元件可以是热敏电阻、铂电阻、热电偶或其它常用的测温传感元件。
所述空调开停机控制部件可以是与空调遥控器相同或相近的红外发射部件,由控制器按照空调遥控器的开机、停机编码,发射遥控指令控制空调开机、停机。
所述空调开停机控制部件还可以是并联在空调开机/关机按键上的电子开关,由控制器操纵电子开关,控制空调的开机、停机。
所述空调开机/关机按键可以是空调器本体上的,还可以是空调遥控器上的。
所述电子开关可以是继电器、固态继电器、起开关作用的三极管或其它常用的起开关作用的电子元器件。
所述窗扇开关电机的驱动部件可以由深圳珞珈海泰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直流电机驱动芯片中的任一款如L9110、L9120、L9130构成,还可以由成都启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直流电机驱动芯片CR7010或AE2501B构成。
所述控制器可以由以单片机为核心,以时钟、复位电路等外围电路构成。
所述控制器还可以由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构成。
所述停空调开窗的温度的数值和关窗开空调的温度的数值内建于控制器中,为不变的数值,无法由使用者调整。较佳地,上述数值可由使用者自行调整。
所述控制器还可以带有用于输入的按键;还可以带有LED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用于显示使用者输入的调整值或显示运行参数、运行状态。
所述电源可以是电池,还可以是市电经降压、整流、稳压后的直流电。
本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为:由测温元件得到的室外环境温度被送到控制器中与控制器内存储的停空调开窗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当环境温度等于停空调开窗的温度值时,控制器向空调开停机控制部件发出信号,使空调停机;同时向窗扇开关电机的驱动部件发出信号,打开窗扇通风。
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如下工作方式:可设定关窗开空调的温度的数值,当室外温度升高到该温度时,控制器发出关闭窗扇,空调开机的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室外环境温度降低时,如夏季后半夜较前半夜室外温度明显降低,本控制装置可自动关闭空调,自动打开窗扇,利用室外新鲜空气为室内降温。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人们的睡眠质量,减少了空调的运行时间,节约了电力,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益。
对于室外环境温度由低变高的情况,如白天室外温度逐渐升高时,采用本控制装置可自动关闭窗子,打开空调,利用空调为室内降温,方便了晚上工作,白天需要休息的人群。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元组成图。
图2为控制器和测温的电路结构图。
图3为空调开停机控制部件实施方案的红外发射部件电路结构图。
图4为窗扇开关电机的驱动部件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振宇,未经孙振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7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