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气启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6687.9 | 申请日: | 200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56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社;李刚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卫社;李刚进 |
主分类号: | A62C37/10 | 分类号: | A62C37/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380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启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自动灭火系统中使用的启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气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启动气瓶是一种广泛用于利用气体启动消防自动灭火系统中消防器材的启动装置,常用于气体灭火、气体驱动水灭火等灭火系统当用于气体灭火系统时,启动气瓶既可以用作灭火分区选择阀的启动装置,又可以用作主灭火剂储瓶的启动装置。图1为一种已有技术的气体灭火系统中使用的启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这种已有技术的启动装置包括启动气瓶1和安装在启动气瓶1的瓶口处,与控制装置通过电路相连,并且通过管路同时与灭火分区选择阀9和主灭火剂储瓶控制装置10相接的启动瓶头阀2。当需要启动灭火系统时,首先由控制装置给启动瓶头阀2发出一个控制信号KZ1以将其开启,从而将启动气瓶1中的启动气体通过管路释放至灭火分区选择阀9和主灭火剂储瓶控制装置10,利用该气体分别开启灭火分区选择阀9和主灭火剂储瓶控制装置10,最终释放出主灭火剂而实施灭火。但是,这种已有技术的启动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当因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而导致启动气瓶1误启动,特别是其密封膜片破裂时,主灭火剂就会被释放,从而产生误喷,结果造成浪费或产生其它不良影响;2)当启动气瓶1泄漏至其内部的启动气体压力不足以开启灭火分区选择阀9和主灭火剂储瓶控制装置10时,整个灭火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因而存在火灾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冗余容错功能的双气启动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气启动装置包括两个启动气瓶、两个启动瓶头阀、连通阀及与门电路控制装置;其中启动瓶头阀安装在启动气瓶的瓶口处,其通过电路与控制装置和与门电路控制装置相连,并且通过管路同时与灭火分区选择阀和连通阀相接;启动瓶头阀安装在启动气瓶的瓶口处,其通过电路与控制装置和与门电路控制装置相连,并且通过管路同时与主灭火剂储瓶控制装置和连通阀相接。
所述的两个启动气瓶中至少一个采用爆炸气体发生装置。
所述的双气启动装置能够用于气体灭火系统、气体驱动细水雾灭火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气启动装置是利用两路启动气源分别控制灭火分区选择阀和主灭火剂储瓶控制装置,因此当其中任一启动气源开启时,只能造成与之相对应的灭火分区选择阀或主灭火剂储瓶控制装置启动,但整个灭火系统不会被启动,因此能够防止误喷的发生,所以具有容错功能;而当任一启动气源失效时,另一启动气源完全能够通过连通阀将灭火分区选择阀和主灭火剂储瓶控制装置全部启动,从而释放出主灭火剂而实施灭火,由此起到防泄漏作用,所以具有冗余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已有技术的气体灭火系统中使用的启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体灭火系统中使用的双气启动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气启动装置进行详细说明,与已有技术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号,并省略对其进行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气启动装置包括两个启动气瓶1,3、两个启动瓶头阀2,4、连通阀5及与门电路控制装置6;其中启动瓶头阀2安装在启动气瓶1的瓶口处,其通过电路与控制装置和与门电路控制装置6相连,并且通过管路同时与灭火分区选择阀9和连通阀5相接;启动瓶头阀4安装在启动气瓶3的瓶口处,其通过电路与控制装置和与门电路控制装置6相连,并且通过管路同时与主灭火剂储瓶控制装置10和连通阀5相接。
当需要启动灭火系统时,首先由控制装置给启动瓶头阀2和与门电路控制装置6发出一个控制信号KZ1以将启动瓶头阀2开启,同时给启动瓶头阀4和与门电路控制装置6发出一个控制信号KZ2以将启动瓶头阀4开启,与门电路控制装置6同时接收到上述两个控制信号KZ1,KZ2后将立即发出一个控制信号KZ3给连通阀5而将其开启,从而将启动气瓶1,3中的启动气体分别通过管路释放至灭火分区选择阀9和主灭火剂储瓶控制装置10,利用该气体分别开启灭火分区选择阀9和主灭火剂储瓶控制装置10,最终释放出主灭火剂而实施灭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卫社;李刚进,未经张卫社;李刚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6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