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休闲电动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6389.X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29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东;李春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卫东 |
主分类号: | B62D7/16 | 分类号: | B62D7/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瑜 |
地址: | 301500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休闲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电动车,特别涉及的是四轮休闲电动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三轮车用电作为动力源替代人力具有省力、速度快、经济实用的优点,倍受人们青睐。现有技术的电动三轮车的结构是:驱动机构装在后轮轴上,前面设置一个前轮是被动轮,具有转向功能。现有技术的电动三轮车存在以下不足:电动三轮车前面一个前轮稳定性差,特别是当转弯时,极易翻车;电动三轮车不具有减震结构,因此,行驶中车身震动较大,只要车轮压到路面略有不平处,引起车身较大的颠簸,既不安全,驾驶人员和乘客深感不舒服。因此人们渴望出现一种既具有电动三轮车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后轮轴驱动机构,又具有轿车前轮的悬挂机构和转向机构,能实现转向稳定、减震功能,还能乘人、载物的一种休闲电动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后轮驱动,前面两个车轮具有减震、转向功能,转向稳定,能乘人、载物经济实用的休闲电动车。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休闲电动车,该体闲电动车主要包括:车身、与蓄电池连接的驱动机构、刹车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装在两后轮之间的后轮轴上,还包括:悬挂机构、与方向盘连接的转向机构;所述悬挂机构分别装在两个前轮上,位于车底盘部位的车身分别与两个悬挂机构铰接;在两个悬挂机构上分别设置有拉臂,转向机构上的两根横拉杆分别与拉臂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现有技术电动三轮车后轮驱动的简单结构,又借鉴现有技术轿车前轮的减震悬挂机构和稳定转向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稳定灵活,舒适经济实用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驾驶室内的车座左右两侧呈敞开式,既节省制作门的成本,使用又方便,特别适用于家庭休闲购物、郊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设置在本实用新型车身底盘部位的驱动机构、转向机构、悬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序号说明》
1:后轮 2:前轮 3:方向盘
4:电机 5:车身 6.后轮轴
7:车座 8:方向盘转 9:从动链轮
10:驱动机构 11:主动链轮 12链条
13:驾驶室 14:蓄电池箱 15:乘人、载物空间
20;转向机构 21:转向机 22:转向机摆臂
23:顺推杆 24:中间套摆臂 25:横拉杆
26:拉臂 30:悬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设置在本实用新型车身底盘部位的驱动机构、转向机构、悬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休闲电动车,该休闲电动车主要包括:车身5、与蓄电池连接的驱动机构10、刹车机构(图未示)、悬挂机构30、与方向盘3连接的转向机构20。
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机构10装在两后轮1之间的后轮轴6上。本实用新型休闲电动车就是采用后轮驱动。
所述悬挂机构30分别装在两个前轮2上,位于车底盘部位的车身5分别与两个悬挂机构30铰接;在两个悬挂机构30上分别设置有拉臂26,转向机构20上的两根横拉杆25分别与拉臂26铰接。
所述转向机构20包括:转向机21、转向机摆臂22、顺拉杆23、中间套摆臂24、横拉杆25。
所述转向机21与方向盘转杆8连接;转向机摆臂22的两端分别与转向机21和顺拉杆23铰接;顺拉杆23的另一端铰接中间套摆臂24的一端;中间套摆臂24中部铰接在车身5上,中间套摆臂24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横拉杆25。
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机构10包括:电机4、主动链轮11、装在后轮轴6上的从动链轮9。
所述电机4固定在车身5上,电机4输出轴连接主动链轮11,链条12连接主动链轮11和从动链轮9。
如图4所示,沿悬挂机构30的前轮2轴心线垂直方向凸出于悬挂机构30设置有拉臂26,拉臂26与悬挂机构30为一体。
如图1至图3所示,与车身5固为一体的驾驶室13两侧为敞开式,驾驶室13后部有乘人、载物空间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卫东,未经李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3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供热炭化活化一体回转炉
- 下一篇:一种楼地两用人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