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闸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6256.2 | 申请日: | 200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6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振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振康 |
主分类号: | F16K3/02 | 分类号: | F16K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350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闸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
背景技术
在供水管道中,闸阀是常用的截流阀。现有的闸阀由阀体、阀盖、阀杆、闸板等组成,在阀盖的上端设置有套在阀杆上的止推铜套,在止推铜套上盖有压盖。压盖与阀杆之间安装有圆环形防尘罩,压盖与阀杆之间安装有多个密封圈。当需要更换密封圈时,为了防止液体泄露,需要将闸板提起,闸阀全部打开,否则,由于液体压力大,容易将止推铜套顶开,使用非常不方便。而且,由于止推铜套处于自由状态,密封圈只能安放在压盖内,密封性能较低,容易泄露。另外,由于压盖与阀杆之间的防尘罩为圆环形,很容易脱出,起不到防尘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在任何状态下都能更换密封圈,密封效果好的闸阀。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闸阀,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阀体和阀盖,阀体和阀盖内设置有相连接的阀杆和闸板,阀盖上端设置有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铜套与阀盖上端之间设置有带开口的锁止环。
所述压盖端部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置于压盖内的端部为燕尾状。
所述止推铜套下部的阀盖与阀杆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阀体和阀盖的连接螺栓安装孔内及螺栓上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层。
所述锁止环侧面设置有锁止环拆卸凹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闸阀在止推铜套上安装有锁止环,使止推铜套的位置固定不动,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密封圈的更换,使用方便。而且,可以在止推铜套的下部安装密封圈,密封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的闸阀的防尘罩采用燕尾状,不容易脱出,防尘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的闸阀在阀体和阀盖的连接螺栓安装孔内及螺栓上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层,能够防止雨水进入螺栓孔中,防止螺栓生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闸阀的示意图;
图2为B-B剖视图;
图3为放大的A-A剖视图;
图4为锁止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闸阀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通过螺栓6连接的阀体8和阀盖5,阀体和阀盖内设置有相连接的阀杆7和闸板9,阀盖5上端设置有压盖2,阀杆7上设置有止推铜套11,所述止推铜套与阀盖上端之间设置有带开口的锁止环3。为了锁止环拆装方便,在锁止环的侧面设置有锁止环拆卸凹槽10。使用时,将钩子插入拆卸凹槽中即可将锁止环拿出。
压盖端部设置有防尘罩1,所述防尘罩置于压盖内的端部为燕尾状。
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在止推铜套下部的阀盖与阀杆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
为了防止螺栓生锈,在阀体和阀盖的连接螺栓6的安装孔内及螺栓上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层,能够防止雨水进入螺栓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阀盖和阀体最好采用铸造成型。本实用新型闸阀的发明点在于增加了带开口的锁止环。使用时,由于锁止环的作用,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进行密封圈的更换。
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所公开的涉及一种闸阀进行了特别描述,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有的变化和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振康,未经朱振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