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盒式麻醉包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96188.X | 申请日: | 2007-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89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宁;李建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宁;李建标 |
| 主分类号: | A61B19/02 | 分类号: | A61B19/02;A61M2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宏祥 |
| 地址: | 300161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盒式 麻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重外包装的麻醉包。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对病人实施手术的时候要先进行麻醉,现有技术中是将各种麻醉用的器具放在一个设置有多个与其器具形状像形的定位底盘盒内,如注射器、口咽通气管、麻醉咽喉镜、纱布、吸痰管、气管导管、吸引管、导管导丝、剪刀等,外面再罩上一个塑料袋,从而形成了一个麻醉包,由于麻醉包在周转中容易出现倾斜或倒置,其器具极容易从槽中掉出,形成混乱在一起的问题,又由于,在使用中使用者要事先将底盘从中抽出,使其器具有一个较长的时间暴露于空气中,会受到空气的污染,使已打开的麻醉包造成细菌的传播,因此,存在着可直接造成对病人的感染机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避免空气或人体接触对全麻包所造成的污染问题的双盒式麻醉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双盒式麻醉包,包括设置有凹凸状定位槽的底盘盒,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麻醉器具,所述底盘盒外层设置有至少由五面体构成的外套盒,所述外套盒沿其侧周面的上端,设置有与外套盒底面相平行的凸沿,所述凸沿用于与设置有粘结剂的盖体相粘结。
所述凸沿上表面的一夹角处设置有撕口标记。
所述盖体由纸、胶纸或塑膜纸制成。
所述盒体由无毒塑料制成。
所述麻醉器具至少包括:注射器、口咽通气管、麻醉咽喉镜、纱布、吸痰管、气管导管、吸引管、导管导丝。
所述外套盒与底盘盒的大小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设置有凹凸状定位槽底盘盒的外面,套装一个其端面设置凸沿,正好与其用纸制成的盖体粘结在一起,因此很好的将已设置好麻醉器具的麻醉包进行全封闭密封,可有效的避免外界空气对麻醉器具的污染,由于其外套盒与底盘盒尺寸是相匹配的,因此无论外力使其发生什么变化,都不会使其内的器具从定位槽中掉出,为了便于将盖体揭开,在其凸沿一角处设置一撕口标记,更方便医护人员手术时即时即开,避免了中间环节带来的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套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套盒内设置有底盘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套盒 2底面 3凸沿 4盖体 5撕口标记 6底盘盒7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盒式麻醉包,包括设置有凹凸状定位槽7的底盘盒6,所述定位槽7内设置有麻醉器具,所述麻醉器具至少包括:注射器、口咽通气管、麻醉咽喉镜、纱布、吸痰管、气管导管、吸引管、导管导丝、剪刀等;所述在底盘盒6的外面,可以套装一个至少由五面体构成的外套盒1,即外套盒1是由底面2和四个侧面构成;所述外套盒1是由无毒塑料制成;在外套盒1沿其侧周面的上端,设置有与外套盒底面2相平行的凸沿3(如图1所示),所述凸沿3上表面的任意一处的夹角处设置有撕口标记5,所述凸沿3用于与设置有粘结剂的盖体4相粘结。使用的时候,在其撕口标记5处将盖体4先揭开一角,后顺势全部揭开即可,所述盖体4可以是由普通的纸、含胶的纸或表面有一层塑料膜层的纸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宁;李建标,未经陈宁;李建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1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光的三角移动路标
- 下一篇:大鼠断尾取血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