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液柱旋流洗气脱硫塔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6110.8 | 申请日: | 200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78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桥龙;周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东方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冶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48 | 分类号: | B01D53/48;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液柱旋流洗气 脱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式脱硫除尘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适合于钢铁企业烧结炉等烟气处理量较大的湿法脱硫工程中的多液柱旋流洗气脱硫塔。
背景技术:
湿式脱硫技术是净化烟气中脱除SO2的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在吸收塔内应用碱性液体吸收净化烟气中的SO2,以达到脱硫效果。
在一般的脱硫过程中,所处理的烟气是低浓度SO2烟气,烟气处理量相当可观,要求脱硫设备连续不断地高效净化烟气。因此,需要SO2气体在吸收塔内与碱性液体进行的连续、快速的化学反应,因此选用连续相、液气湍流程度高、相界面较大的吸收塔作为脱硫塔和脱硫除尘器比较合适。现在普遍使用的喷淋塔、填料塔、喷雾塔、板式塔、文丘里吸收塔等能满足这些基本要求。但存在着用浆量比较大,液、气相接触时间不长,而且设备易结垢腐蚀,脱硫成本高,管理维护工作量较大的问题。如专利02282243.7旋汇耦合脱硫装置中的方案为旋流板与汇流板使烟气与浆液旋流与汇流的耦合,在装置内反应过程中形成湍流空间造成旋转、翻转、湍流度很大的气液传质体系,烟气在该装置内有效的完成脱硫过程。目前的脱硫设备主要缺点是液气接触时间短,液气比高,设备易腐蚀,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液柱旋流洗气脱硫塔,本实用新型对SO2的吸收效率高,吸收阻力小,有效延长液气接触时间,不结垢,不堵塞,耐磨损,耐腐蚀,制造及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液柱旋流洗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烟气入口(11)、烟气出口(15)、出液口(16)、以及塔内的一级喷淋管(12)、由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以及贯穿其中多个旋流洗气单元组成的多液柱旋流洗气脱硫装置、二级喷淋管(13)、除雾器(14)组成;在主工作区,采取多液柱单元,把大直径塔变成了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小直径塔,即旋流洗气单元。每个单元内通过旋流器(5)产生的上升旋转气流与流入的浆液在筒状元件内形成一段气液混合液柱段,使烟气和吸收液在塔体吸收段横截面上均匀混合,快速完成脱硫过程。
上述旋流洗气单元由筒状元件(4)、旋流器(5)、均气孔板(8)和连接件(7)组成。
上述筒状元件为贯穿上支撑板(3)、下支撑板(6),下部带有法兰的圆型部件。筒状元件4)与上支撑板(3)平头连接,与下支撑板(6)有一定延伸。
上述旋流器(5)的外部为筒状结构,中间为一个顶部呈锥形的圆柱芯子(10),在圆柱芯子(10)与外筒之间均匀分布有4~8片平板型或弧度小于20度的叶片(9),叶片一端与圆柱芯子以一定角度充分连接,另一端与旋流器(5)外壁以同等角度充分连接。设备在工作时,每个旋流洗气单元同时都在工作,形成多液柱脱硫装置。
当旋流器(5)叶片为平板时,叶片连接角度为叶片平面为与芯子轴心线夹角,当旋流器叶片为弧型板时,叶片连接角度为叶片中心切线为与芯子轴心线夹角,计算方法为:
其中L为芯子的高度,H为芯子的直径。
上述洗气脱硫装置由多个旋流洗气单元并联组成烟气吸收段。每个脱硫洗气单元处理的烟气量为5000~10000NM3/h。塔内脱硫洗气装置的数量根据烟气流量设置,计算方法为:
洗气脱硫单元个数
Q:总烟气量(NM3/h)
M:单位处理烟气量(NM3/h)
5000≤M≤10000
上述均气孔板为中部带有圆形凹陷的圆形板,上有3~8个围绕圆心排列的扇形通气孔,均气孔板的外边缘有固定用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东方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冶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东方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冶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1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平台
- 下一篇:高性能数字电视接收、发射二用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