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逆充电-逆变电源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6069.4 | 申请日: | 200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8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宽;徐道恒;孙继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同轩变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4 | 分类号: | H02J7/34;H02M3/07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300110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逆 充电 电源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逆变电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应急电源装置中可逆充电一逆变电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图1是降压斩波充电状态电路原理图;图2升压斩波逆变工作状态电路原理图。在现有的逆变电源装置中,包括两组主电路拓扑结构,一组为降压斩波充电电路结构,另一组为升压斩波逆变放电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降压斩波器工作原理是:交流电通过T1、T2、T3、T4组成的整流桥输出给电容C回路,通过T7、T8和电感L组成的降压斩波器主电路给电池充电;图2所示,升压斩波器工作原理是:电池通过T17、T18和电感L1组成的升压斩波器主电路放电给输出电容C1回路,通过Tl1、T12、T13和T14组成的逆变桥给负载做为供电电源。在交流电网正常时,经过降压斩波电路给电池充电;当交流电网断电后,经过升压斩波电路给负载做为供电电源。当电网电压恢复时,应急电源又将恢复为电网供电。应急电源在电网停电时,能在不同场合为各种用电设备供电。以上电路存在以下缺点:在这种系统结构中,整流桥与逆变桥有相似的结构,却必须分别独立组成两套主电路单元,造成部分器件的冗余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将整流降压充电、升压逆变两套电路进行整合的一体化电路拓扑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逆充电一逆变电源控制装置,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交流电源、整流逆变桥、输出电容回路、储能器和电池;在所述储能器与电池之间设有升降压变换器。
所述升降压变换器由T27和T28两个绝缘栅双极型管组成,T27的集电极与所述输出电容回路正极连接,T27发射级与T28的集电极连接,T28的发射极与输出电容回路负极连接,T27的发射极与所述储能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拓扑结构在电池充、放电时电路均处于工作状态,提高了主电路的应用效率,新拓扑结构减少了元器件,使产品的安装维护更加方便,在减少设备体积的同时,使负载适应性增强,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可应用于公共电网应急电源、车载逆变电源、车载蓄电池充电装置等。
附图说明
图1是降压斩波充电状态电路原理图;
图2升压斩波逆变工作状态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方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化整合拓扑图。
图中:
1:交流电源 2:整流逆变桥 3:输出电容回路
4:升降压变换器5:储能器 6: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绝缘栅双极型功率晶体管IGBT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 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电力电子器件,结合微计算机控制技术,采用美国TI公司的32位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LF2407PQGA)用软件程序对T1~T4、T7、T8等六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通断控制。如图4所示, T21、T22、T23、T24、T27、T28为IGBT管,可逆充电一逆变电源控制装置,在构成降压斩波器时:交流电源1通过由T21、T22、T23和T24四个IGBT管组成的整流逆变桥2输出电流,此时整流逆变桥2的工作状态为整流桥,经输出电容回路3的电容器C滤波后,进入由T27、T28两个IGBT管组成的升降压变换器4,此时升降压变换器4的工作状态为斩波器,T27的集电极与所述输出电容回路正极连接,T27发射级与T28的集电极连接,T28的发射极与输出电容回路负极连接,T27的发射极与储能器5连接,由斩波器输出的电流,经过由电感L组成的储能器5给电池6进行充电,降压斩波器稳态占空比仅和电池6电压与输出电容回路3的电容器C的电容电压的比有关,与其它参数无关。充电电流纹波在占空比、载波频率及电池电压确定后仅与直流电感有关,给定适当的纹波电流即可求得降压斩波器稳态占空比。减小电流纹波系数,可以通过加大电感量、提高载波频率或减小电容电压与电池电压的压差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同轩变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同轩变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控制电动阀式装置
- 下一篇:电池管理系统及其驱动方法